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3篇
  免费   30篇
公路运输   187篇
综合类   142篇
水路运输   79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价值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什绵高速公路为例,以环境资源价值理论为依据,探讨高速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的价值核算方法,基于此对成什绵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的价值损失进行核算,并利用费用一效益分析法从生态价值损失角度分析该工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高速公路建设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102075.97万元,考虑生态价值损失的BCR值为4.24。  相似文献   
212.
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本文在定义城市生态交通的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强调其对维系城市交通系统的能动性特征. 以“效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发展可持续化”为原则,构建了城市生态交通测度指标体系,构造基于模糊界定与五级标度法的城市生态交通规划的综合测度模型,并给出了实例. 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模糊界定与五级标度法的城市生态交通综合测度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城市交通系统的实际情况,并能体现城市交通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水平,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13.
为研究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效果,依托保龙高速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对保龙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现状进行选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植被物种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也可引入不具有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②植被护坡技术具有局限性,应与工程防护技术相结合;③对于较陡的岩质坡面可考虑在框格梁内设置种植槽,栽植攀援性和垂吊性植物。  相似文献   
214.
高速公路生态修复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全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人们对生态高速公路开始关注,该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加。不少学者重新评价了高速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生态高速公路的景观设计方案、生态护坡技术、植物配比等。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生态设计、生物入侵问题、生态护坡技术的定量化等。  相似文献   
215.
通过作者在高速公路上进行的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的实际施工研究,阐述了有机纤维分层喷灌植生作为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并介绍其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为吉怀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16.
根据国内外公路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和公路路域生态学的含义,对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关公路路域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17.
护岸工程既是河势控制规划中的重要工程措施,也是防洪工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护岸工程按布局、结构、型式、材料及与水流关系等的不同可分为各种类型.笔者着重分析了生态型护岸的特点和应用原则,探讨了其应用及发展前景,以便为崩岸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8.
热带雨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生态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迁乔  宋夫才 《公路》2005,(11):155-159
结合热带雨林自然环境特点和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具体特征,探讨了思小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思小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选定的方法。建立了一套适合热带雨林地区“生态公路”建设理念的高速公路环境影响生态评价指标体系。体系的确定既考虑了生态分区的基本方法和指标量化的可行性,还实现了通过指标的评定,能够反映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能计算显示出生态影响的重点地段和敏感区域.并且用各生态因子的分值直观看出重要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由此给出针对性强和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19.
长江源生态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主峰 ,是我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 1998年发生了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涝灾害表明这样一个事实 :“中游受灾 ,祸起源头、殃及下游”。因此 ,长江源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武汉市经济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旨在介绍长江源地区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提醒长江中、下游地区密切关注长江源 ,并相应探讨其生态环境保护与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20.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 (塘沽区 )的水环境建设为例 ,阐述了利用海水改善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的同时 ,达到防洪和排沥兼治的目的和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