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1篇 |
免费 | 13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03篇 |
综合类 | 328篇 |
水路运输 | 382篇 |
铁路运输 | 213篇 |
综合运输 | 12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43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53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33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59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90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58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政府投资监管是一项重要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该文对提高政府投资监督效率机制作了研究。通过建立职能定位清晰、分工科学合理、协调运转高效的政府投资监管机制,发挥政府投资监管有关各部门的职能作用,提高政府投资监管效率,促进政府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提高公共政策的效应和政府投资的效益。 相似文献
992.
针对目前国内中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配置现有湿式除尘器除尘效率低、达不到环保要求,而配置布袋式除尘器又投资和使用费高、经济性差的问题,在应用“矩形悬挂降液管导流板塔板”专利技术的摹础上.研制开发了塔板式大通量高效除尘系统。该系统经环保部门检测和公路系统用户使用,不但除尘效果好、粉尘排放达到国标要求,而且设备结构简单、不易堵塞、投资与运行成本均较低。 相似文献
993.
交通基础设施及其效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表述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定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的概念,并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的目标,最后分析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的现状以及提高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效率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94.
张桂林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6):103-105,116
背越式跳高技术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人们从助跑、速度和力量结合、有效的训练手段、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等方面来挖掘人体的极限运动能力.通过教学中的实践,探讨快速掌握背越式跳高起跳的有效训练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1)采用“J”字型助跑,以提高助跑速度.(2)倒数第二步积极送髋,提高迈步起跳的初速度,加大起跳能力.(3)积极快速有力摆腿摆臂和起跳结合,增强起跳能力.(4)快速助跑和起跳结合. 相似文献
995.
996.
以流体力学为基础,建立了公路隧道双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流量平衡方程和压力平衡方程。基于二分法数值求根方法,提出了流量平衡方程数值解的求解过程,并对迭代计算过程中初始试算值的界定、计算约束条件的选取作了介绍。以二分法为核心算法,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VBA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以下简称VBA)编制了“双竖井送排式与射流风机组合通风方式”计算程序(以下简称通风计算程序),该程序已经在多座公路隧道的通风系统设计中得以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从经济风速和设备运营控制两个方面,介绍了提高运营通风经济性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7.
专用铁道可视化调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用铁道可视化调车系统是针对企业铁路专线运输作业的现代化建设而开发的储运生产作业平台,其面向对象是拥有铁路专线的大中型企业.系统以直观可视的方式再现了铁路调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998.
就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联锁系统对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的影响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为了协调行车安全和运营效率的矛盾关系,应该对传统的联锁理念、技术要求和设计验收标准有所改变与拓展,并尽快出台适合城市轨道交通实际情况的、统一和具体的信号技术要求、验收标准以及维护规范,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9.
为深入探究网联自动驾驶专用车道的物理基础设施设计对交通性能的影响,从专用车道的部署条件、专用车道的接入方式、以及专用车道与普通车道的分隔方式等3个方面进行梳理,明确了现有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进展,构建了这些方面对交通系统性能的影响关系框架,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空白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目前对网联自动驾驶专用车道部署条件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交通效率上,缺少对交通安全的评估,且不同的研究假设导致了研究结果的差异,在未来研究中需要对部署条件进行精确评估;有关接入方式的研究则显示常规的自由接入和有限接入各有优势,但2种接入方式的优势条件有待进一步检验,建议借鉴高载客率车辆(high occupancy vehicle,HOV)专用车道接入方式的设计,在网联自动驾驶专用车道场景下对其进行重新评估;有关分隔方式的研究显示需要确认网联自动驾驶专用车道与普通车道的分隔方式对人类驾驶员适应性行为的影响,以确保驾驶者能够有效适应专用车道的部署。总体而言,目前研究虽有一定进展,但由于缺乏实际的道路案例与部署效果验证,基于仿真的方法由于假设等方面的差异使得研究结论有较大的分歧。未来的研究应重点聚焦在网联自动驾驶行为的精确化、横纵向对比研究、以及量化网联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设计对安全效率的影响等方向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