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76篇
公路运输   387篇
综合类   371篇
水路运输   260篇
铁路运输   184篇
综合运输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深基坑土钉墙支护现场测试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治安 《港工技术》1999,(3):44-47,52
以成都市锦贸大厦深基坑土钉支护为实例,对土钉应变测试,地表土体变形破裂观测,位移监测三项成果进行分析,对土钉支护作用机制作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土钉墙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2.
运用Lem aitre损伤规律对土木工程中使用的混凝土圆截面桩受压弯荷载下进行损伤分析,推导了无量纲轴向力和无量纲弯矩的表达式,计算了不同失效应变对应的弯矩规律,以及不同失效应变和中性轴的无量纲位移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可作为估算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圆截面桩抗弯承载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3.
靳明  蒋雨波 《公路工程》2020,(1):190-194
随着桥梁的发展,桥梁的问题也逐渐增多,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多起桥梁安全事故,主要是因为桥梁的变形产生,而挠度为桥梁变形的指标,故研究梁的挠度识别很重要。首先,通过分析和介绍位移模态理论与应变模态理论的异同点,以及应变模态理论得到梁的应变模态的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关函数在梁动挠度识别中的应用。然后,通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按照1∶10的比例建立桥梁实验模型,桥梁模型全长10m,截面积为2.52cm^2,高50mm,将其分成20段,每0.5m为一个单元,计算其挠度。最后,进行实际桥梁验证,将实际桥梁的测量值与桥梁模型的挠度计算值进行对比。通过实验得到,对梁施加脉冲荷载研究其动挠度的识别值与精确值之间的吻合度,并且得到测量点的布置对吻合度的影响。对梁施加动荷载,即EL CENTRO地震波,通过对比研究动荷载作用下,动挠度的识别值和精确值之间的吻合度,得到互关函数法在动挠度中的应用,对同类型的研究具体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4.
岩石在常温、常压下的变形破坏理论已非常成熟,但随着钻探深度不断的增加,岩石将要面临高地温、高围压的环境,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钻进过程。通过研究旋转钻进过程中能量的传递转移,建立岩石破碎的简化模型,利用单位体积破岩能耗来探究温度对钻进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在一定的围压作用下,温度升高而岩石的弹性模量却逐渐减小,压入深度随温度升高呈抛物线形上升,破岩功耗随温度呈曲线上升,并在经过阀值温度400℃后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65.
双悬臂梁桥为我国在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为解决桥梁跨度不足而使用的一种结构。结构主要以锚固孔和挂梁孔组成。该种桥梁的病害主要体现在牛腿的受力薄弱位置的抗剪能力不足。该文对位于吉林省延边州G302国道上的嘎呀河大桥的试验检测过程作了介绍,以期为今后此类桥梁评定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粘贴应变片和激光焊接应变片两种销轴式测力传感器,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指出起重机销轴式测力传感器选用激光焊接薄膜应变片,能够收到高精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7.
研究目的:北京西站地下行包库是北京西站改扩建工程中的一个重大项目,对整个工程的进度起着控制作用。通过本研究,拟找到一个施工便捷、结构合理的支护体系。研究方法:根据地质情况、周围环境要求、工程功能、当地的常用施工工艺设备以及经济技术条件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选择支护结构的类型。采用理正单元计算、理正整体计算与SAP84计算相校核的计算方法,并对极限平衡法和弹性支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采用人工挖孔桩围护结构+圆形环梁-桁架支撑的支护体系,其结构受力体系合理,便于施工,经济指标合理。研究结论:圆形环梁-桁架支撑的支护体系结构受力合理,适用于平面尺寸大、长宽尺寸接近、四周地层性质接近、抗力接近的基坑;混凝土圆形环梁结构受压合理,整体稳定性好;桁架体系整体性强,采用钢构件施工速度快;单撑式围护结构可以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  相似文献   
68.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高频感应加热是实现船体板材高效高精度弯曲成形的重要方法。本文首先采用25KW新型高频感应加热设备,进行不同感应加热过程及工艺的实验,得到典型弯曲形式的船体外板(马鞍型和帆型)。同时,采用三坐标定位仪进行面外弯曲变形的测量和曲面重构,得到实验板材面外弯曲变形的分布和数值。通过热-弹-塑性有限元分析与弹性有限元分析两种方法,计算预测板材在高频感应加热作用下的面外弯曲变形;两种数值方法预测的板材面外弯曲变形趋势和数值与测量结果比较吻合,且在弹性有限元分析中,计算机资源消耗少,计算结果精度高。  相似文献   
69.
低应变法在桩基浅部缺陷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低应变法进行桩基浅部缺陷检测的理论依据,分析浅部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归纳了检测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浅部缺陷桩的波形特征和技术要点,以提高检测准确率,为合理利用低应变法进行桩基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将缩减弹性模量的思想融入基于轴对称壳单元的有限元分析,建立缩减弹性模量有限元法,计算加肋轴对称组合壳的极限载荷。建立壳单元弹性状态、局部屈服状态和截面屈服状态的判断条件;提出弹性模量调整策略和组合壳极限状态的判断方法,实现对加肋轴对称组合壳的塑性极限分析。编制了计算程序,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时间省,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