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66篇
综合类   44篇
水路运输   118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9 毫秒
61.
不确定系统的保性能可靠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确定线性连续系统,研究了执行器失效情况下的保性能可靠控制问题.利用LMI给出了不确定线性系统对执行器故障具有渐近稳定性及可靠保性能的充分条件,进而讨论了参数不确定线性系统的保性能可靠控制器的设计问题.根据凸优化理论,给出了最优保性能可靠控制器的线性凸优化设计算法和设计步骤.采用所设计的可靠状态反馈控制器,当任意执行器出现故障时,闭环系统仍保持渐近稳定且保持原有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2.
IntroductionAir-poweredmotorshavetheadvantagesoflowcost,goodpower-to-weightratio,andintrinsi-calysafeoperation[1].Thesecharac...  相似文献   
63.
柴油机电控—液压气门系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型柴油机的配气系统,研制了一套电控—液压驱动可变气门系统,并在自主研发的柴油机电子—液压控制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部分结构参数与运行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气门正时、气门开启持续期、气门升程等参数的调节途径,并对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及各参数的可控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参数调节灵活,并能适应不同转速工况,尤其适用于中速柴油机。  相似文献   
64.
以WY1.5型挖掘机的智能控制为目标,应用电液比例控制技术与E1型移动车辆控制器,实现了挖掘机的遥控操作。在不改变原机功能基础上,对原机液压系统进行了改造,提出了电控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电磁换向阀、电磁比例换向阀的选取原则及过程。  相似文献   
65.
崔凤波 《机电设备》2007,24(4):5-8,20
概述了伺服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对伺服技术的种类进行了对比,并对其应用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6.
安方  张万良  段勇  熊晨熙 《船舶力学》2019,23(4):488-496
文章围绕智能结构水下振动控制中传感器/作动器的位置优化问题,搭建Abaqus-Matlab联合建模平台,得到水下智能结构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基于能量传递的优化准则,在频段为0~600 Hz处,对比可选传感器及作动器位置区域的可控、可观度的大小,由此获得了传感器/作动器的最佳粘贴位置。最后通过相同激励信号下,不同配置位置的水下压电智能圆柱壳振动能量传递的大小,验证了优选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重点介绍了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拖曳水池造波机设备的更新改造,给出了设备要求的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对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和各关键部件的更新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给出了规则波重复性试验和二维不规则波模拟试验数据结果。  相似文献   
68.
船舶减摇水舱试验台架是研究和设计减摇水舱的重要试验设备,准确模拟船舶在海浪中的运动是设计试验台架的关键,试验台架系统用电液力矩伺服控制系统来模拟海浪力矩。本文研究了极点配置控制方法在电液力矩伺服系统上的应用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9.
介绍了一套采用PLC控制的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设计将这套系统应用于HJD输送装置中,实现了液压系统柔性化、智能化,充分发挥出液压传动大扭矩、惯性小和响应快等优点;控制方式灵活,调试方便,极大地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和设备自动化程度,便于实现机电液一体化.  相似文献   
70.
张莹  周振东 《机电设备》2007,24(9):21-24
通过对某小型汽轮给水泵机组调速系统的仿真计算分析,发现该机组的飞车故障与调节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过慢有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