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63篇
综合类   75篇
水路运输   128篇
铁路运输   76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21.
探讨了一种基于ARM嵌入式工程机械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并分别阐述了控制器系统的各部分硬件结构功能:同时提出了嵌入式工程机械控制器在设计和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22.
运用ANSYS有限元程序,研究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在不同的偏压角度、间距、埋深条件下,先开挖深埋侧和先开挖浅埋侧2种不同的开挖顺序下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对比分析了围岩最大拉应力、围岩洞周最大位移、中岩柱水平位移和竖向应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角度的增加,先开挖深埋侧较先开挖浅埋侧隧道及中岩柱更加安全;当间距小于0.5倍洞径时,先开挖深埋侧较先开挖浅埋侧安全;当间距大于0.75倍洞径时,先开挖浅埋侧对于隧道受力更加有利;当埋深在1倍洞径以下,先开挖深埋侧隧道整体稳定性及受力更加安全,当埋深大于1.5倍洞径时,先开挖浅埋侧隧道受力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223.
将一种新型轻量级嵌入式数据库SQLite应用在机车故障诊断系统智能显示终端中,实现了对故障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诊断及显示。通过对嵌入式数据库进行设计与建立,对数据库API函数的封装与调用及移植等技术手段完成数据库在系统中的集成与实现。认为该数据库以尺寸小、实时高效、零配置等诸多特点克服了一般数据库占用内存空间大、实时性差、访问过程复杂等缺点,解决了故障数据在显示终端非实时显示的问题。最后在定制的Windows CE平台上进行测试,并与SQL Server CE进行对比,证明其优越的性能。该数据库在提高系统终端故障信息的处理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4.
盾构管片预埋槽道技术近年来逐渐在轨道交通工程中得到应用,但对于区间内管线及设备如接触网、疏散平台等具体安装方式及槽道螺栓的受力性能鲜有报道,尤其随着大直径管片(直径6 m及以上)应用的增多,高净空下接触网的安装方式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提出预埋槽道T形螺栓固定点的最大单点工作荷载为8 kN,对接触网、疏散平台等盾构区间内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方式及受力特点逐一进行探讨,重点研究高净空下接触网的安装难题;然后在现场拼装完成的管片上对槽道及T形螺栓进行拉拔、剪切试验。经分析,接触网螺栓受力最大,但满足工作荷载限值要求;通过试验验证了在接触网专业要求的3倍工作荷载条件下,槽道不变形、管片不开裂,在实践层面上进一步证明T形螺栓工作荷载及管线与设备的安装方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25.
针对现有铁路货运装载站存在的装货效率低,过程反复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铁路货运车辆无线动态称重系统的设计方法,即在被测车辆底部非共线的4个点上垂直于轨面安装测距传感器,得到各测点投射到钢轨表面的位移量,从而得到车辆的超偏载信息。并设计出一种货运车辆超偏载检测装置。详细介绍车辆超偏载检测原理,系统的硬软件设计以及样机模型功能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本系统稳定、测量精度较高、可拓展性强,可实时监测装载的超偏载状态,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26.
选取已铺轨并覆盖200 mm绿化土的嵌入式轨道板,对其温度梯度及高程变化进行连续24 h观测,以研究气温变化对轨道板温度梯度及翘曲变形的影响。采用理论方法和有限元数值方法计算轨道板翘曲变形,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为嵌入式轨道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24 h观测时间内,轨道板温度梯度基本为正,其最大值为10.4℃/m。在最大正温度梯度作用下,轨道板最大翘曲变形为0.028 0 mm。通过理论计算和数值计算得到的最大翘曲位移分别为0.019 4 mm和0.027 0 mm。二者均与现场测量结果接近,验证了温度实测数据、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27.
介绍和阐述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电分段的3种设置方式,对其应用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列车的失电与连电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磁浮交通动力轨电分段中嵌入式分段绝缘器技术,提出接触轨电分段设置方式的改进建议,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电分段中应用嵌入式分段绝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8.
目前地铁工程中开始大量采用预埋槽道技术,传统低净空盾构隧道内一般每环管片均预埋全环单槽道,但高净空盾构隧道内需根据接触网安装方案及受力计算确定预埋槽道方案。通过对高净空盾构隧道内3种接触网槽道安装方案的比较分析,采用ANSYS软件建模,对盾构隧道预埋单槽道、双槽道悬挂接触网结构进行有限元受力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高净空盾构隧道采用单槽道悬挂接触网时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接触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建议采用双槽道悬挂接触网的方案。在杭绍线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为后续地铁工程高净空盾构隧道内接触网预埋槽道的设计方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29.
靳世鹤  孙红斌  李强年  张海军 《隧道建设》2018,38(10):1729-1733
为解决盾构管片预埋槽道不可更换及全环预埋等问题,以兰州地铁2号线1期工程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试验,对盾构管片外嵌式槽道技术进行研究,主要从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展开。研究指出: 外嵌式槽道技术不仅能满足机电设备安装的各项要求,且安装方法简单易行,在隧道内可更换和分段安装,比全环预埋槽道技术可节省成本约40%;外嵌式槽道技术不仅适合地铁或高铁盾构隧道,也适合暗挖隧道和城市综合管廊隧道,通用性强,推广意义大。  相似文献   
230.
秦峰 《隧道建设》2018,38(Z2):298-302
盾构隧道内传统管线安装技术存在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地下盾构隧道的施工建设和安全使用,为了解决以上难题,提出可在盾构隧道的机电设备和管线安装中采用管线捷装技术。管线捷装技术是指将带齿槽道安装在盾构管片上,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安装平台,机电设备和管线可以通过配套的支吊架安装在这个平台上。其中,预埋槽道技术指带齿槽道可先期预制进盾构管片中,外置槽道技术指可后期安装到盾构管片上。管线捷装技术利用了标准化齿槽便于调节的灵活性和牢固的齿间啮合作用,是对盾构隧道技术深入认知和探索后的技术创新和突破;此外,管线捷装技术还具备安全环保、经济快捷等优势。管线捷装技术将是未来盾构隧道内设备及管线安装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