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61篇
公路运输   508篇
综合类   245篇
水路运输   152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Organic carbon budget for the Gulf of Bothn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calculated input of organic carbon to the unproductive, brackish water basin of the Gulf of Bothnia from rivers, point sources and the atmosphere. We also calculated the net ex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between the Gulf of Bothnia and the adjacent marine system, the Baltic Proper. We compared the input with sinks for organic carbon; permanent incorporation in sediments and mineralization and subsequent evasion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The major fluxes were riverine input (1500 Gg C year− 1), exchange with the Baltic Proper (depending on which of several possible DOC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asins that wa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the flux varied between an outflow of 466 and an input of 950 Gg C year 1), sediment burial (1100 Gg C year− 1) and evasion to the atmosphere (3610 Gg C year− 1). The largest single net flux was the emission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mainly caused by bacterial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carbon. Input and output did not match in our budget which we ascribe uncertainties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exchange of organic carbon between the Gulf of Bothnia and the Baltic Proper, and the fact that CO2 emission, which in our calculation represented 1 year (2002) may have been overestimated in comparison with long-term means. We conclude that net heterotrophy of the Gulf of Bothnia was due to input of organic carbon from both the catchment and from the Baltic Proper and that the future degree of net heterotrophy will be sensible to both catchment export of organic carbon and to the ongoing eutrophication of the Baltic Proper.  相似文献   
2.
铁路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基础支撑作用。通过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交通运输方式能耗的比较,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能耗较低(仅比水运高);通过分析全路机车牵引综合能耗情况、以及往年内燃机车、电力机车能耗情况,说明了铁路牵引动力结构的变化使铁路能源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发展铁路运输对于改善交通运输业的能源结构及能源使用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铁路借助其在能效方面的比较优势,通过替代其他运输方式以及自身能效的提高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方茂东  陆红雨 《汽车工程》2004,26(5):538-541
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正在制订过程中的轻型汽车新排放标准与目前正在实施的排放标准的主要差异,重点阐述了在中国实施该新标准对汽车厂、炼油厂、加油站、维修站、检测机构、车主以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带来的挑战,指出了政府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现代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自身的被动性影响,其工作性能受到限制。在部分负荷时会造成功率损失,而汽车在这种工况下行驶的时间最长。介绍一些先进冷却系统的结构设计和特点,如精确冷却系统、分流式冷却系统、可控式冷却系统等。这些系统既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又改善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污染物。  相似文献   
5.
隧道坡度因素对柴油车烟雾排放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发动机台架模拟, 控制吸入气缸一定废气量而营造隧道污染环境, 进行柴油车在实际道路坡度运行时动态烟雾排放测试, 以及在实际隧道环境下, 柴油车坡度运行时动态烟雾排放测试, 获得在不同坡度环境下柴油车烟雾排放的道路实测数据。结果分析表明, 随着道路坡度的增加, 柴油车烟雾排放量急剧上升, 而在相同坡度下, 车速越高烟雾排放量越大, 且隧道内坡度每增加1 %, 柴油车烟雾排放量大约增加70 %~ 1 2 0 %。  相似文献   
6.
4缸柴油机停缸仿真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停缸技术对小型4缸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排放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利用GT-Power建立模型并模拟了停缸位置对燃油消耗率的影响,结合传热损失等因素确定了试验停缸位置。在断油式停缸和断油断气式停缸模式下进行试验和燃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停缸后缸内等容度降低;断油式停缸后燃油消耗率和NOx增大但炭烟减少;断油断气式停缸后部分试验点燃油消耗率降低,但NOx和炭烟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柴油机在乘用车领域内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柴油机作为车用动力的优势。根据国内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分析了排放法规、柴油品质对市场的影响。根据对柴油轿车的性能要求,包括振动和噪声、排放等,分析了更适合我国轿车柴油机发展的技术路线,并重点对若干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剖析。柴油机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应用表明,柴油轿车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政府和企业应做好政策和技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加筋板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针对船用加筋板试件在疲劳试验过程中连接段先于考核段破坏的技术问题,文章开展了加筋板拉伸疲劳试验技术研究,提出了加筋板拉伸疲劳试件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结合声发射动态裂纹检测技术,建立了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疲劳累积损伤试验方法。通过加筋板拉伸疲劳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适用性,实现了疲劳试验的考核目标,可为以后类似结构疲劳试验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我国水路运输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水路运输减少碳排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水路运输减碳主要路径和政策建议,为相关部门开展碳减排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为减少摩托车污染物排放而采用的二次空气、多级补气和电控补气、燃油电喷技术等摩托车排放后处理技术,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技术与催化剂结合在降低摩托车排放污染物上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现状,同时对其优势和缺点进行了比较,阐述了目前排放后处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