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46篇
公路运输   493篇
综合类   229篇
水路运输   150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为了切实履行好船检部门的审图职责,有效推进广西内河船型标准化工作,文章结合广西船检部门审查新建船舶图纸工作实践,分析了广西船舶设计部门送审的营运船舶燃料消耗指数设计阶段初步验证计算书和CO2排放指数设计阶段初步验证计算书在指标体系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设计部门在指标体系认识上的误区,并提出了指导船舶设计和指标体系审图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92.
本文以E10乙醇汽油、国III汽油和国IV汽油为试验参比对象,按照GB18352.5-2013的要求对CO、HC、NMHC和NOx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检测和对比研究,并对多种污染的形成原因和排放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之国III汽油相比, E10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减少CO、HC和NMHC的排放;相对于国IV汽油,乙醇汽油也可有显著的减少HC和NMHC排放;在CO2排放量方面,乙醇汽油与国III汽油相当,相对国IV汽油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长期推广使用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3.
李欣  王怡  周熲  严先锐  刘刚 《船舶工程》2019,41(12):42-45
从节能、安全与绿色环保的理念出发,以大型散货船和大型油船为研究对象,对船用旋转风筒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作了简单介绍,详细阐述了风筒装置在两型船上的总体布置,并对旋转风筒风力辅助推进船的稳性、混合推进系统、电力负荷计算和节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风筒装置在特定航线特定的风向风速条件下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并对EEDI指标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894.
汽车的节能环保已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全球范围内为人们所重视,我国随着国Ⅳ排放法规的全面实施,选择性催化还原(简称SCR)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电控高压共轨+SCR技术是中国重汽实现国Ⅳ技术的主要路线,本文详细介绍重汽国Ⅳ车辆上配装的SCR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系统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95.
为实现隧道建设节能低碳目标,基于隧道全寿命周期理论建立了隧道光环境评价模型.重点考察隧道全寿命周期中的建设期和运营期,用隧道光环境设计参数建立目标函数.目标函数根据不同的偏好权重,综合了碳排放量和造价的计算,是评价模型的核心.依托目标函数并结合安全性的约束条件形成公路隧道全寿命周期多维度的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了隧道...  相似文献   
896.
在1台电控高压共轨增压发动机上,不改变原机结构,采用甲醇—柴油混合燃烧的方式,进行燃烧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转速下,发动机的当量燃油消耗率随负荷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甲醇含量增加,发动机的最高燃烧压力、最高燃烧放热率和最高燃烧温度都逐渐升高;中低负荷时,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减小,燃用混合燃料时较燃用柴油略有升高,且甲醇含量越高升高越多;燃用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NO_x和炭烟排放较燃用柴油时有所降低,且随着负荷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897.
沈桂丽  吴朝来 《隧道建设》2012,32(5):752-756
为了解决隧道出渣用柴油车尾气排放给隧道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满足隧道人性化施工要求。本文运用当代电动汽车原理,优选超级电容作为自卸车能量源,并对自卸车动力参数和控制系统进行详细地分析与选择,设计了一款新型的超级电容自卸车。该超级电容自卸车可在隧道内较好地克服恶劣的路况条件,能充分保证区间内往返作业,并能达到节能减排、绿色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8.
The aim of the modeling studies (MONERIS) was to estimate annual source apportioned nitrogen (N) and phosphorus (P) emissions into the Vistula and Oder basins in 1995-2008, thu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Poland, characterized by changes in both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handling of point source pollution. N and P emissions into both basins showed declining tendencies. Between the sub-periods 1995-2002 and 2003-2008, the overall N emission into the Vistula and Oder basins decreased by 16-17% (i.e. by ca. 26,900 tons in the Vistula and by ca. 18,000 tons in the Oder basin); P emission declined by 23% in the Vistula and by 32% in the Oder basins (i.e. by ca. 3400 tons in the Vistula and by ca. 2200 tons in the Oder basin).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N and P emission into the Vistula and Oder basins, as well as the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of N and P pathways (particularly: overland flow, tile drainage, groundwater,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ts) showed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asins. Natural (type of bedrock, soil type, lake area) and anthropogenic (regionally and temporarily different type and intensity of agricultural activity, spatially different structural changes in agricultur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regionally and temporarily different investment in waste water treatment plans) factors were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are extensive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In 1995-2008, 70% of N emission into both river basins was via groundwater and tile drainage, with the former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Vistula basin, and the latter playing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Oder basin; contribution of N emission from point sources was comparable in both rivers and it reached 11-12%. In 1995-2008, point sources, erosion, overland flow, and urban systems were found the most important P pathways in both basins, with a higher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of point sources in the Oder basin.  相似文献   
899.
介绍国内外港口集装箱牵引车的发展及应用情况,对其主要技术特性,特别是在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进行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900.
通过对油船货油加热系统的优化设计与选型,改进建造施工工艺,采用先进的操作与管理方法,提高加热系统的热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率,减少COx、NOx物及废热的排放,降低营运成本,最终实现节能增效,减少空气污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