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5篇
  免费   171篇
公路运输   967篇
综合类   998篇
水路运输   547篇
铁路运输   276篇
综合运输   16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车用柴油机微粒排放测量的稀释取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柴油机排气微粒 (PM)测试的稀释取样系统的工作原理 ,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全流稀释取样系统费用高 ,但能满足世界各国排放法规的要求 ,能对PM排放进行精确测量 ;部分流稀释取样系统投资小、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92.
低成本降低汽车涂装有机挥发物排放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汽车工程》2002,24(6):531-534
介绍了各种降低汽车涂装有机挥发物(VOC)排放的技术及其应用效果,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实现低成本降低涂装VOC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93.
静电雾化技术在汽车节能降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燃油液滴的荷电方法,确定了使用浸润电极的强制荷电方法,设计了适当的荷电装置,在发动机稳流气流气道试验台上用SQ-Ⅱ型运动粒子瞬态激光全息测试仪对应用静电雾化技术改善雾化前后的雾场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结果证明应用静电雾化技术可降低粒径,改善雾化均匀程度;CA6102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应用静电雾化技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发动机排放中CO、HC的含量,并可使比油耗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车用四行程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的变充气系数 (VVE)系统 ,装在一台 6缸柴油机上进行了性能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在不放废气的情况下 ,最大扭矩工况可使柴油机得到足够的进气充量 ,标定工况时最高燃烧压力不超标 ,而且可以降低燃油消耗率和NOx 排放。VVE系统可代替车用增压柴油机高工况放气  相似文献   
95.
国产轻型汽车排放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方茂东  文宝忠 《汽车工程》1997,19(5):257-262,278
本文综述了国产轻型汽车的基本情况,指出轻型汽车的排气污染物是造成汽车对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根据试验结果评述了国产轻型汽车的排放现状,然后进行了试验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影响汽车对大气污染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6.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EGR)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G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G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97.
对二次空气改善车用汽油机排气净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车用汽油机排气中CO和HC生成与热反应净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 ,通过试验探讨了二次空气对提高车用汽油机排气热反应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发动机高速大负荷工况下 ,足量的二次空气能使CO和HC的排放浓度大幅度降低 ,而在发动机中等转速中小负荷工况下 ,由于排气温度低 ,二次空气对热反应净化效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
采用隧道尾而增大螺肇桨直径是提高排水型快艇快速性能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1艘隧道尾排水型快艇的模型阻力,自航试验结果,并分析了过渡阶段快艇的自航要素特点,可供此类艇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
A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measurement method for cracks using a piezoelectric element and an electrostatic voltmeter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an isotropic piezoelectric element is first attached near the tip of the crack. Then surface electrodes are attached to three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piezoelectric element. The electric potentials of the surface electrodes, which are proportional to the sum of the stress ( x + y ) on the structural member, are measured by an electrostatic voltmeter during load cycling. The mode I and mode II SIFs of the crack are estimated u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F and ( x + y ).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xam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  相似文献   
100.
This paper extends previous works o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ecomposition when firms receive both operating and capital subsidies. It shows that previous works considered either the lump-sum or substitution effects of these subsidies but not together. Using constrained cost minimization as the framework it offers formal proofs to show that cost increases are inevitable if the total effects of the subsidies are considered, and that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results from increasing amounts of subsidies under economies of scale and in the absence of technical change. Applications of the decomposition equations derived to a sample of transit systems finds near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and negative contributions of these subsidies to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change reverses this decline and results in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Further, it finds that the lump-sum effects of the subsidies reduc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more than does the substitu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