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4篇 |
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406篇 |
综合类 | 322篇 |
水路运输 | 265篇 |
铁路运输 | 223篇 |
综合运输 | 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31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20篇 |
2010年 | 89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4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47篇 |
2004年 | 39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旧堡隧道穿越太古代变质岩系,构造发育、岩体破碎,地质条件极差。隧道于DK28+380~DK29+630段穿过断层及其影响带,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溜渣突泥突水塌方并引起初支大变形,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工程进度。结合该段地质条件,从围岩岩性特点、岩体结构特征、多期构造运动叠加及地下水共同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该隧道大变形的原因和机制,并阐述了后期施工中采取的加强结构支护、注浆加固、增设临挡护墙等处理对策,对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区隧道施工支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2.
为研究铁路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的受力形式,以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采用的新型梁顶混凝土锚固构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和开裂特征。结果表明:在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作用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索力作用下,C7锚固块更容易发生破坏,将其作为试验构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发现锚固块在不同张拉荷载作用下张拉至设计索力的过程中,应变增幅基本上线性增加,卸载后同样呈线性减小,说明混凝土受力处在线弹性阶段,且应力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试验荷载加载至140%设计索力时,锚固块前端倒角位置开始出现细小裂纹且随荷载的增加不断开展。当荷载卸载至0时,之前出现的裂缝随荷载的减小逐渐闭合,宽度肉眼不可见,表明该构造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且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243.
基于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轨道交通高架桥在地震时位移较大,相邻跨由于相位差的存在有相互碰撞的风险,
需探究在取得高隔震率的同时如何降低梁端相对位移,避免相邻跨结构产生碰撞。以北京市轨道交通平谷线高架桥
为背景,探讨在不同的地震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的隔震效果,以及相对于延性抗震设计的经济优势;推导结
构体系周期的计算公式,提出梁端伸缩缝宽度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在 0.2g、0.3g 峰值加速度区域,墩柱隔震率
几乎持平,高峰值加速度区域减隔震设计具备良好的经济性;相邻跨体系隔震周期越接近,梁端相对位移越小。 相似文献
244.
周晗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4):39-42
通过圆端形桥墩无拉筋复合模板的设计实例,介绍该种模板的构造、理论计算方法及其特点。无拉筋复合模板,既不设置拉筋,也不设置单独的支撑体系,其支撑体系与模板融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简单。另外,在模板的侧面设有人行爬梯,顶部装有施工平台,施工时不需要另外搭设施工脚手平台。 相似文献
245.
何永春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8(1):31-34
在总结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限界计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说明了建筑限界计算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明挖矩形隧道直线段、平曲线地段建筑限界计算方法, 给出了缓和曲线地段建筑限界计算的方法和公式的推导,并结合算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46.
247.
248.
249.
对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指标(IPLV)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以IPLV的评价理论为指导,结合广州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铁典型车站,得出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公共区的建筑热负荷特性,分析并计算IPLV的权重系数,讨论水冷直膨机组名义工况及部分负荷的测试工况条件,确定了适用于夏热冬暖地区地铁车站水冷直膨式空调机组IPLV的计算公式。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直膨式空调机组国家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0.
对完善铁路隧道救援通道功能有关的技术标准修改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志富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3):93-96
铁路隧道救援通道利用水沟电缆槽盖板顶面的空间,是目前国内外通行的做法,但由于建筑限界标准、有砟轨道设置后的维修养护等要求,使得目前各类标准铁路隧道内救援通道走行面与客车车厢地板面的高差较大,救援通道边缘距离车体间隙较大。当客车由于事故原因停在隧道内时,人员从车内疏散到隧道内的线路并不顺畅,容易形成次生灾害。为改善救援通道的设计条件,建议对现行的建筑限界进行局部修订,建议长度在1 km以上的隧道内均应铺设无砟轨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