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72篇
综合类   511篇
水路运输   68篇
铁路运输   28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lendronate on osteoprotegerin (OPG) and receptor of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κB-ligand (RANKL) expression in human marrow stroma cells (hMSCs) in vitro. Methods hMSCs were isolated from haman marrow, cultured in vitro,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lendronate group, hMSCs culture fluid containing 1×10-7 mol/ L alendronate; control group, no special treatment but culturing hMSCs in DMEM. Two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expressions of OPG and RANKL were evalua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Results hMSCs became uniform spindle-shaped fibroblasts. As cells proliferated, they formed colonies and showed whirlpool arrangement. After one week's treatment, hMSCs in alendronate group had reduced processes and gradually showed disc shape, which did not happen in control group but kept fibroblast shape and just increased in density. In RT-PCR, the ratio of OPG/RANKL in alendronat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8.77±1.16 and 4.58±1.27, respec-tively. In Western blot, the ratio of OPG/RANKL in alendronat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as 2.58±0.47 and 1.52±0.32,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OPG/RANKL was higher in alendronate group than in control group (P<0.01).Conclusion Alendronatc enhances OPG expression and inhibits RANKL expression of hMSCs in vitro.  相似文献   
742.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影响免疫状态的 7种细胞因子的表达 ,初步探讨肿瘤局部免疫微环境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影响 ,揭示肿瘤逃逸机制。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膜炎炎性胸水细胞中IL 2、INF γ、IL 1 2、IL 1 8、IL 1 0、IL 4、TGF β1mRNA表达 ,比较其差异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癌性胸水细胞中IL 1 0、TGF β1、IL 4表达者显著高于IL 2、INF γ、IL 1 2、IL 1 8,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核患者表达的各细胞因子水平均较低 ,且各因子的表达细胞数量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性胸水细胞中Ⅱ型细胞因子表达者占主导地位 ,IL 1 0和TGF β1共同高表达 ,提示二者可能共同作用 ,参与形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743.
研究流行性出血热 (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超微结构和细胞表型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多重 PAP法研究 30例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结蛋白 ( desm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的表达及意义 ;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  EHF肾脏仅 4例肾小球显示痕量的 α- SMA阳性表达 ,无 desmin和 PCNA的表达。电镜下观察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同程度肿胀。部分少尿期病例的个别肾小球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坏死 ,管腔内有嗜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 ,内皮细胞与基底膜间充以低电子密度的物质。结论  EHF肾组织中肾小球主要表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而系膜细胞和上皮细胞仅表现不同程度的增生 ,肾小球无明显细胞表型的转化。作为全身毛细血管的一部分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可能在 EHF急性肾衰发病机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4.
目的 研究唇和舌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差异性。方法 用临床和病理参数对50例唇鳞状细胞癌和26例舌鳞状细胞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唇和舌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病理核分裂数等无显著性差异,在浸润深度,毛细血管数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深度和病理核分裂数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 当唇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大于5.1 mm,舌鳞状细胞癌大于6.5mm时,易出现复发转移。唇鳞状细胞癌的病理核分裂数大于2个时,易出现复发转移,大于3个时,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而病理核分裂数与舌鳞状细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无关,与复发转移有关,当其多于2个时易出现复发转移;机体对唇鳞状细胞癌免疫反应程度高。  相似文献   
745.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益气养血保元胶囊 (OQP)对体外培养人肺癌 A- 549细胞 PCNA、p53蛋白异常表达的影响。结果 :OQP作用后 A- 549细胞 PCNA、p53蛋白表达减弱。提示 :OQP可抑制 PC-NA、p53蛋白表达 ,其抑癌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 PCNA、p5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6.
The development of malignanttumor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bnormality of cell cycle regula-tion.Cyclin D1and p1 6are key factors that have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n regulating cell cy-cle,respectively.In general,itwas considered thatthe over- expression of oncogene cyclin D1or/andinactivation of anti- oncogene p1 6contribute to themalignant transformation of cells.As has been re-viewed,the aberrant expression of cyclin D1or/andp1 6wa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  相似文献   
747.
水驳的建造相对来讲比较简单,但建造后如何下水成为我们修船厂的一个难点,采用重力式下水设备简单,同时具有安全方便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748.
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名Ⅰ期、44名Ⅱ期矽肺患者作了反映红细胞变形、聚集状态,Cason屈服值改变及血粘度的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表明,高粘滞血症、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低下、Cason屈服值增高是矽肺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之特征。  相似文献   
749.
用光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人皮肤真皮深层发现两根P 物质样轴突末梢与同一肥大细胞形成突触样联接.其轴突末梢形成的终扣分别为3.0×1.5μ和2.4×1.0μ左右。在终扣内有线粒体和直径约200nm 大小的囊泡。从而为Lembeck提出的轴突反应模式和张保真提出的轴突反射、接力联动模型提供了迄今最直接的形态学证据,证明了神经-肥大细胞联接的双向性传导及肥大细胞在相邻两轴突末梢间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50.
本实验比较了新鲜分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佛波脂类促癌剂TPA活化的PBMC对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γIL_4)促增殖作用的应答。发现γIL_4可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新鲜分离的PBMC增殖,但其程度太小不足以灵敏反应γIL_4量的变化,TPA可激活PBMC,从而提高PBMC中活化细胞比例,活化的PBMC对γIL_4刺激的应答增强,细胞增殖与rIL_4浓度之间存在较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TPA活化的PBMC的增殖反应可作为一种较为简便,灵敏的γIL_4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