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2篇
  免费   201篇
公路运输   779篇
综合类   615篇
水路运输   717篇
铁路运输   480篇
综合运输   1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31.
水下滑翔机滑翔运动的能量分析及水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马峥  张华  张楠  马冬梅 《船舶力学》2006,10(3):53-60
水下滑翔机是一种新型水下无人潜航器,它通过改变自身的浮力在海中前进,续航时间可长达数月或一年.文中对水下滑翔机滑翔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上浮和下潜运动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水下滑翔机不同速度和攻角下的水动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可为水下滑翔机总体设计与运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2.
刘峰  王自力  崔维成 《船舶》2006,(3):24-27
文章用数值仿真法研究了船舶结构搁浅中的内部力学问题,分析了典型双层底结构的损伤变形、受力和能量耗散结果。研究表明,损伤变形集中于搁浅的区域,搁浅力学问题主要考虑局部的船体结构;肋板的存在显著地增加船底结构的抗搁浅能力,使礁石的垂向贯入量会略有减小;当纵桁远离搁浅区域时,它的吸能能力无法发挥,抗搁浅作用明显削弱。  相似文献   
233.
通过对国内外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技术对 比分析,得出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是当前解决列车再 生制动能量问题的较优措施。给出能馈式牵引供电装 置在北京地铁 10 号线二期工程的应用设计方案,并进 行现场试验和应用效果分析。对能馈式牵引供电装置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工程 推广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4.
青岛地铁3号线车辆车体和车内旅客界面的外表面喷涂水性油漆,相比溶剂性油漆,其具有环保、阻燃和视觉效果更优的特点;司机室外罩及客室座椅使用酚醛玻璃钢材料,具有优异的防火性能,在阻燃、毒性、烟雾等方面完全满足BS 6853:1999防火标准;供风单元采用无油空压机,无需添加润滑油,几乎免维护,压缩空气质量高,无需滤油装置,环保经济.这三种产品在国内地铁车辆中均为首次使用.此外,该车还使用KPB-3J矿棉作为隔热隔音材料,具有不燃、无烟、无毒的环保优势,完全满足BS 6853:1999防火标准.客室照明全部采用LED灯,其寿命长,不合铅汞,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整车设计突出了科技、绿色、人文、创新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35.
为了研究地铁列车再生能量利用,分析给定运行图的节能潜力,以牵引变电所处总能耗最小为目标,依据再生制动等效电路和牵引计算模型,获得地铁列车两车追踪运行约束。在假设前行列车运行状态已知的条件下,采用二次规划算法,优化追踪列车操纵序列,提高再生制动能量的吸收利用,降低系统总能耗。仿真算例与仅考虑单车优化运行策略的方案对比结果表明:给出的算法能够在保证追踪列车正点、准确停站的前提下,节约3.8%的系统总能耗。通过该算法获得的节能效率与列车追踪间隔密切相关,同时调整追踪间隔和采用该优化算法可获得更好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36.
车体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列车的行车安全,文章利用安装在车体上的传感器所采集到的振动信号,选取合适的信号特征提取方法进行评估,达到列车故障早期预警的目的。试验数据表明,车体的振动信号具有非线性、非平稳的特点,先对振动信号提取小波包能量矩特征进行时频域分析,发现该特征提取方法可以直观地反映车辆横向和垂向振动情况。引入基于局部分析的拉普拉斯特征映射算法(LE),对故障工况的小波包能量矩熵特征所构造的高维特征向量空间进行降维,发现能够从垂向加速度信号识别出空气弹簧失气工况,从横向加速度信号识别出抗蛇行减振器故障和横向减振器故障。这与车辆动力学分析结果一致,同时也证实了流形学习方法对列车性能评估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7.
为深入了解新型竖直轴海洋能发电设备的性能,对其叶片结构的流场特性和设备在流场中的动力收集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建立不同结构叶片和不同数量叶片的二维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不同结构叶片的流场状态,以及叶片数分别为3、4和6时设备的合力和转矩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矩形叶片上开长方形孔能明显改善叶片后方的涡流,提高叶片的性能;当入口速度不变时,设备所受合力和转矩会随叶片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叶片数量不变时,设备所受合力和转矩会随入口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可为新型竖直轴海洋能发电设备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8.
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为例,分析了列车空载工况和载客工况下的能耗情况,结果表明根据列车能耗系统的实时统计数据核实列车能耗的方式是可靠的。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列车运行过程中乘客总体重的能耗,与列车自重能耗相比,列车自重能耗在列车总能耗中占很大的比重,因此:合理地降低车辆自重将成为今后车辆设计的重要课题,根据线路客流量特点制定大小交路时刻表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降低运营成本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9.
潘德元  方国庆  王杰  贺前平  蔡隽 《隧道建设》2022,42(10):1766-1771
为解决潜孔锤跟管钻进最大深度难以确定的问题,基于能量法分析冲击功与应变能的转换情况,提出跟管钻进最大深度的假设条件和理论计算方法,并结合现有相关技术规范,通过类比法对跟管钻进的地层侧阻力取值进行完善和补充,然后应用相关实例分析和验证。通过研究和验证取得成果如下: 1)采用材料力学能量法理论,提出较系统、全面的跟管钻进最大深度计算方法; 2)给出单一地层最大深度的计算公式和多个地层的计算步骤; 3)提出套管与地层间动摩阻的取值依据和方法; 4)提出中和点概念,得出双冲击器作用下套管柱受到的应变能作用原理; 5)增大冲击功和增加套管壁厚均有利于提高跟管的最大深度,但影响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240.
针对地铁列车节能运行问题,提出基于滚动优化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将系统整体最优问题分解为基于时间推进的局部优化问题。考虑列车每次停站时同一供电分区内其它列车的操纵方案,实时计算下一站间运行净能耗最小的操纵方案。在计算操纵方案时,对传统的列车4阶段操纵策略进行改进,允许列车在运行途中进行2次牵引,减小列车牵引能耗并提高再生能的利用率。结果表明:相比列车基于传统4阶段的个体最优控制策略,采用本文提出的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在不同发车间隔下均可提高再生能利用率并节约列车运行净能耗,平均节能率达8.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