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2篇
  免费   204篇
公路运输   780篇
综合类   615篇
水路运输   717篇
铁路运输   482篇
综合运输   12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本文从减少列车阻力、选用牵引变流器和牵引电动机以及列车运行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轻轨车辆节能的可能途径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及子系统应用到高铁站房中,如电动窗、电热风幕、电伴热、电动百叶、能源管理系统(远程抄表)等等,多为人工控制或独立控制,管理不便且能耗浪费较大。仅对空调通风、照明和扶梯等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的常规BA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的要求。以京张高铁站房为例,介绍基于BAS的能源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提出对高铁站房内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电扶梯、电热风幕、电动窗、电伴热等设备进行全面、节能、高效的自动化监控。为高铁站房和交通枢纽的BAS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3.
本文结合北京有轨电车西郊线线路特点,通过对有轨电车能耗组成、车辆高/低峰运行能耗数据统计及电路分析,得出载客量是影响车辆能耗重要因素,能耗主要体现在牵引制动过程中,制动电阻工作次数少消耗的能量有限,电网回馈能量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304.
叙述了轨道客车的能耗影响因素以及降低能耗的主要方法和效果。首先,通过对轨道客车能耗机理分析,归纳出车辆自身影响因素,包括质量、阻力和牵引效率;然后,针对以上因素进行详细分析,论述降低能耗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出各因素对降低能耗作用的权重。  相似文献   
305.
在简要介绍深圳地铁3号线电客车乘客信息系统(PIS)功能及客室液晶显示屏(LCD)电源控制原理的基础上,结合3号线列车出入库流程、检修作业项目、运营时刻表等生产组织情况,经过分析、计算,对PIS客室LCD屏进行节能改造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预期效益等进行了论证,对新车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6.
北京地铁10号线中压能馈型再生制动电能利用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北京地铁10号线所采用的中压能馈型再生制动电能利用装置(简称中压能馈装置)的构成、原理和应用方案。理论分析和运行数据证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7.
根据柴田式车钩缓冲装置设计原理、安装结构,结合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在柴田式车钩缓冲装置后方增加折叠式压溃吸能装置的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在钩缓装置后方安装折叠式压溃管之后,由于调车人员误操作导致车辆连挂速度超出规定的范围而引起的车辆受损情况将大大降低,提升了动车组的过载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08.
文章对广州地铁一号线运营组织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车辆能耗的测试对比,对运营组织提出优化建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309.
车站终端设备主要包括自动售票机(TVM)、自动检票机(GATE)、半自动售票机(POST),提供乘客购票、进闸、出闸、票更新等车站服务.本文主要表述了一号线TVM无找零功能改进项目,一号线、二号线GATE功能改进.  相似文献   
310.
随着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飞轮等储能元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储能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针对地面存储式再生制动能量利用装置,首先总结了储能装置可实现的功能,然后介绍储能技术在地面式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和利用装置中的应用现状,最后从储能装置的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充放电控制策略、储能装置设计的角度分析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发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