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4篇
  免费   66篇
公路运输   503篇
综合类   644篇
水路运输   312篇
铁路运输   184篇
综合运输   1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速公路收费站区空气污染特征分析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速公路收费站区实际环境,考察来流风向与风速、车流量、建筑物等因素时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建立高速公路收费站区污染物扩散的CFD仿真模型,进行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运用风向频率加权模型,比较模拟结果与实地采样分析数据,预测探讨高速公路收费站区空气流场和污染物迁移扩散特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符合较好,显示两者具有良好相关性;受收费站布局和大气边界层的影响,在建筑物背风面形成气流漩涡,污染物难以扩散形成局部高浓度污染,在环境温度25℃,风速1.9 m·s-1,小时车流量为465 veh.h-1,NOx的浓度达到0.232 mg·m-3;污染物扩散特征主要受环境建筑、气象条件及车流量的影响,在1.5~2 m高度范围污染物呈现较高的浓度.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公路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简要介绍了如何对已完成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调查和待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一些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993.
为了准确估算MOH材料半柔性路面常温施工技术的环保效益,构建了具有测算对象、边界、指标及测算方法的测算体系,测算了MOH材料半柔性路面施工期的能耗、碳排放等,并与传统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OH材料半柔性路面施工期的能耗、碳排放分别为81.60 MJ/t、6.05 kg/t,较传统沥青路面能耗、碳排放降幅均达到71.20%;在设备及人员配置、成本、扬尘、有害气体、颗粒物排放等方面也表现出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4.
Freight transport research has generally been limited by a lack of data of the breadth and quality available for passenger transport,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behavioural dat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rve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urvey intended to collect longitudinal behavioural data on the responses of freight transport firms to environmental policies. The design of the survey is centred around a hypothetical scenario where respondents are asked how they would complete a given freight task within common constraints. 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the survey design is a dynamic component intended to simulate the changing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many challenges in getting complex freight related surveys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阐述了混合动力列车的技术特点及其相应优势与劣势,同时介绍了其在国内外的研究动向,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尽管该类新型铁道车辆的续航能力、电池寿命以及成本等相关问题目前仍有待改善,但以其对城市环境的美化作用与优越的舒适驾乘性能,以及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显著优势,依然不失为一类充满前景的新型轨道交通运输方式。  相似文献   
996.
郭陕云 《隧道建设》2019,39(10):1545-1552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项目存在的问题同样突出,重视和解决当下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困局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首先,从国家基本建设的发展态势及隧道与地下工程的优势分析,得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有着良好的历史机遇。通过实例说明目前隧道的发展困局主要是隧道工程巨额亏损。然后,从工程理念、技术运用、管理体制和实务操作等方面分析导致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困局的原因: 1)处于主导地位的理念措施造成专业领域建设指导思想的混乱,包括低造价“王者称霸”、“狂躁症”害人害己、旧思维难以生新; 2)在技术方面,主要是工法运用不当带来的严重后果; 3)隧道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失调和管理实务操作失控,造成的不良后果明显。最后,从事业和产业进步的角度出发,提出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的建议: 1)改革建设管理体制; 2)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3)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之路; 4)培养和造就隧道建设专业队伍; 5)重视和提倡工程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7.
刘东波  赵辉  赵羽翀 《水运工程》2020,(S1):186-190
为满足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在河湖流域治理中的施工需求、提高环保疏浚质量,依托白洋淀内源治理项目中浚湖船,设计开发出一套适用于环保型绞吸挖泥船的疏浚集成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传感器、测量、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对船舶疏浚作业过程关键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又集成施工方案设计、浚后工艺分析以及远程数据共享功能等,有效提高了船舶的环保疏浚精度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998.
针对绞吸挖泥船在清淤过程中挖深不足的问题和环保施工的要求,对绞吸挖泥船进行适应性改造,具体为将绞吸挖泥船前端绞刀挖掘设备更换为环保清淤设备,实现了绞吸挖泥船的环保清淤功能。为了增加清淤设备的灵活操作性能,开发了一种新型清淤设备,位于桥架和清淤吸头之间。针对水平悬挂、36 m挖深和40 m挖深3种工况,对清淤设备关键部件进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部件最大应力为84.2 MPa、最大变形为2.5 mm,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优化后关键部件符合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99.
Consumer 3D printing is on the rise and has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transport and logistics sector. Current literature on 3D printing and transport studies does not provide a systematic model of the impact of 3D printing on transport and related (policy relevant) areas, such as traffic safety, location decisions, acces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Based 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we propose and refine a conceptual model as a way to approach this gap in the literature. The expert consultation yields that the conceptual model comprises the relevant and important elements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3D printing on transport and transport-related challenges. Location, needs and transport resistance are important: (a) city-level hubs are the most likely locations for 3D printers because they can coordinate material flows and gather expertise; (b) mass-individualisation and personification dictates the needs for 3D printers; (c) distribution networks will be organised more efficiently, less empty vehicles, but raw materials still need shipping. However, experts’ opinions diverged on the impact of 3D printing on transport volumes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相似文献   
1000.
针对大型施工半潜驳在恶劣海况中的运动特性问题,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给出了不同作业海况下船舶的运动响应幅值,同时依托现场施工作业对半潜驳下潜施工运动响应进行测试,验证和完善了水动力数值分析模型及参数设置.据此提出的半潜驳下潜施工作业建议,可为船舶施工作业及安全操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