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46篇 |
免费 | 248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694篇 |
综合类 | 803篇 |
水路运输 | 458篇 |
铁路运输 | 267篇 |
综合运输 | 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87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3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58篇 |
2016年 | 43篇 |
2015年 | 80篇 |
2014年 | 162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204篇 |
2010年 | 117篇 |
2009年 | 130篇 |
2008年 | 136篇 |
2007年 | 160篇 |
2006年 | 143篇 |
2005年 | 105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11.
长江太仓—南通河段河道演变特性与航道治理思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长江太仓—南通段深水航道治理是江苏省境内12.5 m深水航道建设的首期工程。该河段地处长江潮汐河口的过渡段,径流与潮流强弱交替变化频繁,水沙运动复杂多变,洲滩冲淤演变剧烈,航道条件极不稳定,治理难度大。通过长期观测分析,辨析河床演变规律,揭示碍航浅区成因,从疏浚、全面控制洲滩形态、控制洲滩关键边界等不同治理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稳定航道主边界、增强浅区落潮动力"的治理认识。目前,控制洲滩关键边界、利用河流动力延伸工程效力的治理方案已通过审批,即将开工实施。 相似文献
112.
113.
分析了砂土液化的机理及形成条件,率先提出了利用旋喷法处理砂土液化,并介绍了旋喷法提高地基抗液化的加固机理及地基处理设计方法,旋喷法处理砂土液化具有经济、快速、实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4.
115.
福姜沙水道为弯曲分汊河型,是长江南京至太仓河段唯一三槽通航的水道。由于特殊的河道形态与复杂的水沙运动,在12.5 m深水航道建设中对主通航汊道的选择难度较大。该水道河床开阔,上游来沙在此大量落淤,加之潮汐影响,河床冲淤呈现周期变化。基于对水沙运动规律的认识,对福南、福北、福中三槽综合条件进行分析,认为:福南水道过于弯窄,凸岸淤积问题造成航道治理与维护的难度大,特别是"S"型反向急弯,不利于大型船舶安全通行;福北水道与福中水道具备建设单向航道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利用北汊两槽(福北水道、福中水道)建设分道航行的12.5 m深水航道、南汊(福南水道)保持现有条件作为深水良港"的选汊方案。 相似文献
116.
东流水道为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顺直河段,汊道交替、变化复杂,时有碍航情况发生,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也是长江“黄金航道”尺度提升的瓶颈河段。尤其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港淤堵、航道调整以及二期整治工程实施后,东流水道演变出现了新变化与新趋势。结合东流水道最新实测资料,分析其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揭示汊道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东流水道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维护对策及措施,为同类水道的航道维护与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一种挖泥船双金属复合材料输泥管离心铸造新工艺,研究高铬合金铸铁内层与ZG35外层复合管的组织构造、硬度特性。通过对复合管内层高铬合金铸铁材料进行多种冲蚀角度的泥沙磨损实验,分析探讨高铬合金铸铁材料的磨损机理。 相似文献
118.
桅杆类通信天线是潜艇通信天线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潜艇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潜艇在潜望状态实现对外通信功能的关键。本文从配置、功能、性能等方面对外军常规潜艇和核潜艇桅杆类通信天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外军潜艇桅杆类通信天线尤其是多功能通信桅杆天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9.
胶州湾潮致余环流与水道-沙脊演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州湾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水道-沙脊体系。在人类高强度工农业活动干预下,水道的稳定是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数值模拟显示,受海岸线和水下地形的控制,胶州湾内外形成了若干规模、强度不等的潮致余环流系统;不同时期的水下实测地形图的对比揭示出沧口水道作为胶州湾内一条重要的黄金水道,呈现出不断淤积萎缩的趋势,据分析与余环流持续提供的细颗粒泥沙淤积有关。胶州湾潮致余环流对维系湾内、外的水力泥沙联系和水道-沙脊体系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0.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5,(12):79-83
通过分析成兰铁路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应力场、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设置、施工组织顺序等的基础上,研究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产生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杨家坪隧道1号横洞工区大变形的产生是各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复杂的地质构造及高地应力条件和软弱破碎的地层岩性条件为其大变形客观成因,而岩层结构面与洞轴线的不利组合、小间距隧道结构和不合理的施组顺序及左右线不对等的支护措施等不利条件为其主观成因。与大变形的主客观成因相对应,其力学机制主要呈现为应力扩容型的构造应力机制和结构变形型的结构面型机制的混合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