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1篇
  免费   341篇
公路运输   861篇
综合类   1375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4315篇
综合运输   10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376篇
  2019年   259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64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573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604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436篇
  2006年   37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91.
为探讨温度荷载作用下既有离缝无砟轨道结构层间损伤发展规律及上拱变形对轨道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单元法和界面损伤内聚力模型,建立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温度梯度荷载作用下,层间损伤萌生于离缝区与黏结区衔接处板角位置,并随温度梯度的持续增大斜向发展;黏结区损伤横向贯通后,轨道板竖向位移存在明...  相似文献   
992.
针对GSM-R(GSM for railway)通信中断给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带来的问题,分3种影响模式,利用扣除系数法及直接计算法来分析列车通过能力,得出GSM-R通信中断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组织造成一定的影响,GSM-R通信中断的时间(一定时间)测算列车通过能力的明显下降区域及下限值,说明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往往不是按照最佳运输方案进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照发展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轨道交通经验,分析认为天津现状轨道交通发展存在网络规模不足、层次结构不合理;区域轨道骨架基本形成、重要廊道覆盖不足;市域轨道发展滞后、空间统筹能力不足;城区轨道建设缓慢、提升城市活力不足等问题。结合天津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提出打造"多网融合"的轨道交通体系,支撑区域产业链条完善及多中心、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塑造的总体发展战略,并提出区域层面城际高铁直连互通、区域成网强化天津城镇核心枢纽地位;都市圈层面构建中心直达、枢纽互联的市域轨道,支撑双城、多廊、多节点的空间结构;中心主城通过核心加密、高效覆盖的地铁网络,提升城市活力,促进轨道与城市融合发展;滨海主城通过中心强化、规模适度的城区轨道,提高通达效率,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等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提高高速铁路行车调度水平,保障行车安全,研究了车站间隔时间冲突、区间冲突、到发线运用冲突、行车作业与维修作业冲突、列车运行与旅客换乘时间冲突、动车组接续时间冲突和跨线列车跨线时间冲突7类冲突的判定方法.根据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的判定依据,运用时间拓扑矩阵理论,建立了事件时间片时态关系的计算准则,实现了列车事件的时间逻辑判断.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判定分为到发线运用冲突判定和其他类型冲突判定,提出了冲突判定的思路和步骤.应用实例表明:利用上述列车运行冲突判定规则和时间拓扑矩阵模型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类列车运行冲突的实时判断,满足高速铁路行车指挥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5.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用现代技术改造现有的继电半自动闭塞成为可能.分析了以CAN总线控制技术和容错技术为基础构成微机化站问闭塞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996.
轮轨噪声是铁路主要的噪声源。针对高速铁路轮轨噪声辐射问题,综合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与噪声辐射理论,建立高速铁路轮轨噪声预测模型,应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高速铁路轮轨噪声产生机理、辐射特性、传播规律以及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研究目的:通过对拉日铁路地热隧道不同的地质、地热条件的分析,确定地热隧道线路方案的选线原则,并为地热隧道线路方案的选择和完善提供依据.研究结论:从选线来看,拉日铁路色麦至仁布段地热隧道具有典型的高原山区河谷地热铁路选线的特点.选线时,线路要尽量绕避雅江两岸的滑坡、错落、泥石流、岩堆、危岩落石、断层等不良地质现象,特别是要绕避地热发育地段;线路要尽量与地热分布带大角度相交,以最短距离通过.选出的线路应符合安全、可靠、合理、经济的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8.
传统的铁路地理信息系统多采用二维平面方式进行构建,无法再现真实世界.将三维GIS技术应用在铁路信息化系统建设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提出铁路线路三维GIS的构建框架,分析数据库和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的设计思想,并探讨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建设铁路线路三维GIS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99.
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开荣 《隧道建设》2015,35(2):95-107
分析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现状,包括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水工隧洞、市政隧道和地下能源洞库等。总结近年来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在各个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包括:勘测与地质预报、设计方面、施工方面、防灾救灾与通风照明、风险控制与运营管理、防水排水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等方面。重点对施工技术方面的技术发展与创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浅埋暗挖技术,盾构、TBM装备与施工技术,单护盾TBM,敞开式TBM,矩形顶管技术,盾构始发、到达零覆土技术,岩溶隧道处理技术,高地应力隧道变形控制及岩爆处理技术,钻爆法机械化作业线,瓦斯隧道问题,沉管隧道技术等。最后,对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进行展望,认为:特长隧道将成为我国隧道建设的"新常态",地铁工程将持续发展,城市铁路将逐步地下化,城市地下公路会悄然兴起,城市排蓄水工程深层隧道方案值得推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下管廊工程将由原来的"单点建设、单一功能、单独运转"转化为"统一规划、多功能集成、规模化建设"的新模式,地下能源洞库将成为必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值得期待,三大海峡通道的建设势在必行,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其隧道工程将会很多,也会遇到诸多挑战。总之,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事业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城市快速路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快速路与铁路相交的情况,以宝山路跨胶济客专桥为例,探讨快速通道涉铁节点的关键因素和方案研究。宝山路快速路是连接淄博主城区和桓台县、淄川县的主要快速通道,同时也是主城区和高速公路快速转换的关键道路,作为宝山路快速路上重要的交通节点,宝山路跨胶济客专桥的建成将大大缓解由于铁路分隔造成的交通拥堵,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促进当地道路沿线的用地开发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