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81篇
公路运输   181篇
综合类   178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287篇
综合运输   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根据以往铁路建设项目利用外资土建工程采用价格指数法调整价差的实际情况,通过和铁道部实行的价差系数法进行价差调整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价格指数法调整价差存在的7个方面的差异和问题。分别为调整范围的差异,非调整因子的差异,调整年度的差异,劳务费调整的差异,钢材、木材、水泥及其他材料权重的差异,机械使用费调整的差异,调差地区划分的差异。并针对上述差异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出一套既符合铁路项目投资管理及真实反映工程造价水平,又符合铁路实际情况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外资土建工程价格调整公式。  相似文献   
572.
邓珣 《隧道建设》2013,33(2):151-155
以哈尔滨地铁博物馆车站穿越既有地下商场及人防隧道结构为例,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配截齿合金钻头的旋挖钻机穿越既有结构,同时对既有结构之间的空洞段采用钢护筒护壁的方法及钢筋混凝土密封措施,有效解决了穿越既有结构围护桩无法成桩的难题,达到了穿越既有结构围护桩快速简便成桩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573.
张利强 《路基工程》2013,(3):122-125
结合埃塞俄比亚Mille-Chifra-Alewuha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对道路设计中路基土强度指标(CBR值)的确定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应用坑探、DCP试验及室内试验等手段获得路基的CBR、干密度、PI等指标,并通过分析相关指标,最终确定路基土强度。  相似文献   
574.
某隧洞下穿鹰厦线工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复杂,下穿段铁路路基为半路堤半路堑形式,路堤边坡坡度约为i:0.75,且铁路右侧为九龙江,铁路轨底到隧洞顶的覆土厚度约为20m。爆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十分复杂,在详述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爆破方案的选择、爆破参数的确定以及爆破技术的实施等多个方面对隧道下穿既有鹰厦线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阐述,研究的结论和实践经验对同类工程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75.
为减少上跨铁路施工对铁路行车的干扰,搭设跨铁路防护棚已成为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淮息高速公路跨京九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跨铁路架梁及桥面系施工前需要完成铁路防护棚施工,但棚顶距离箱梁底部净空小,主体工程施工完毕后,后期棚架拆除过程非常困难,故采用新型滑动式防护棚。跨铁路施工时,滑移防护棚至相应位置后进行施工,工程完工后,将防护棚滑移出桥位,进行拆除。对新型滑动式防护棚的构造及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与传统的固定式防护棚架相比,滑动式防护棚在施工工期、成本控制、安全保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上跨铁路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6.
基坑施工对下方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骑跨于既有盾构隧道之上的基坑工程,按实际工况进行了开挖支护的平面应变有限元模拟,其中土体采用修正剑桥弹塑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开挖致使周边土体呈X形的塑性区,且地下连续墙对于该塑性区开展有遮挡效应;当隧道位于基坑开挖中心线正下方时,隧道几乎不发生水平位移,且基坑开挖对位于其下方的已建隧道的竖向位移的影响较水平位移大,故当地下连续墙端部与隧道竖向间距足够大,隧道拱底与拱顶水平位移逐渐趋于相同.  相似文献   
577.
以某公路桥梁的检测及状态评估为背景,结合桥梁的荷载试验,介绍了在役桥梁横向连接状态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挠度测试与理论横向分布系数对比的桥梁横向连接的评判方法,并对其评定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78.
研究目的:针对框架立交桥顶进施工的安全关键,综合分析各种线路加固体系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桥试验的方式,验证纵、横梁加固体系在限速45km/h的运输条件下顶桥施工的安全性,为此类加固体系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对加固体系采用强度及刚度两方面分析,并采用理论计算及编组试验列车进行实桥试验的方法。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得出纵、横梁加固体系可适用于任何跨度、宽度及轴长的框架桥顶进施工,同时试验结论显示,该加固体系在限速45km/h条件下,安全可靠,并提出改进方向,具备进一步提高速度的可能性,是既有线顶桥施工中较好的一种加固方案,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9.
通过沪宁线提速路基的现场动态试验,在实测轨道不平顺、车速为120~200 km.h-1情况下,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计算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分析路基动应力的分布形式、路基动应力随列车速度的变化规律、路基动应力随深度的衰减规律,以及道床厚度、路堤高度对路基动应力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路基动应力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呈线性增加;路基动应力总体上呈双峰的马鞍型分布,且随着路基深度增加,双峰的幅度减小,直至双峰消失,变为路基中心动应力最大的单峰型;随道床厚度的增加,路基竖向动应力显著减小;路堤高度的增加对路基动应力的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减小地基表面的动应力。  相似文献   
580.
浅谈馈线热过负荷保护在电气化铁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电气化铁道高速、重载对接触网的要求,分析了馈线热过负荷保护的动作原理、整定原则,提出了采用热过负荷保护对接触网进行保护并预测了今后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