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篇
  免费   98篇
公路运输   213篇
综合类   306篇
水路运输   166篇
铁路运输   224篇
综合运输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琳  方华山 《水运工程》2012,(12):188-193
通过统计大量整治建筑物外局部冲刷实测数据,分析冲刷发展规律,并结合半经验冲刷公式,拟合出符合本区域特点的局部冲刷公式,供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2.
陈倩  邱吉廷  吴嘉蒙  张帆 《船舶》2015,(Z1):125-137
以20.6万吨散货船为例,通过描述性规定与直接强度计算,对比分析协调版共同规范与油船共同规范的差异,评估新规范对目前散货船结构可能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刘猛  李寒  何萍 《水运工程》2016,(4):88-93
依据长江口某促淤工程的设计条件及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空心四面块体促淤堤近底水动力特性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近底紊动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近底水平时均流速最小值所在位置以及近底水平时均流动方向的转变位置基本重合;2)对于某种具体堤型而言,在相同单宽流量条件下,随着相对水深的变化(至少在本文试验范围内),其紊动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比较稳定;3)与抛石加护面块体促淤堤相比,透水性较好的堤身结构近底紊动强度最大值所在位置会更加远离堤轴线,可使局部冲刷坑更加远离堤轴线,对堤身结构稳定有益。  相似文献   
94.
田兆波 《船电技术》2011,31(9):49-50
提出船舶船舶主机机旁自动化系统设计中几个常见的问题,并对进行剖析,提出改进措施,供设计、生产及检验单位参考,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前利用水下地理信息对惯导误差进行校正多以各类匹配算法为核心,对此论文提出一种基于二维高斯样条函数的水下重力被动定位新模式.文章首先介绍了一种利用二维高斯样条函数逼近的连续局部重力场模型,随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将实测重力表示为连续的解析形式,最后以实测重力作为包含目标位置信息的量测值,并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位置进行最优估计.这种方法无需使用常用的匹配算法,因而也就摆脱了匹配算法的诸多限制.以分辨率为2'×2'的某区域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仿真,最终的仿真结果表明:经高斯样条函数逼近的局部重力场模型平均误差小于0.19mGal,水下平均经、纬定位误差分别小于0.59和0.74海里.  相似文献   
96.
列车空气动力性能与流线型头部外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数值计算、动模型试验、风洞试验、实车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宽度、高度及耦合外形对列车交会压力波、空气阻力和升力的影响,得到一系列理论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增加列车流线型头部长度,可以有效地改善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列车交会压力波随流线型头部长度增加而呈对数减小,头车阻力、升力绝对值均随流线型头部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小,尾车阻力与流线型头部长度呈二次幂减小;②流线型头部纵向对称面最大控制型线从外凸到内凹,列车空气阻力、空气升力和交会压力波基本不变,减小鼻尖部位过渡曲线的曲率半径可以有效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③流线型头部俯视最大控制型线为方形时产生的交会压力波最小,尖梭形的头车空气阻力和升力绝对值较小;④减小列车空气阻力和降低列车交会压力波,既矛盾又统一,列车气动头部外形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7.
提速干线编组站出发子系统内部匹配与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提速干线编组站货物列车到发时刻不均衡运营特征,根据编组站作业特点和要求,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对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临界密集出发时间进行计算分析。认为出发子系统允许的接车延误概率应控制在0.12以内;当区间通过能力利用率在繁忙时间达0.85以上时,出发场的到发线应在10股以上。提高出发子系统转场和接车可靠性的措施包括:提高无调比、适当增加出发场到发线数量、降低编组调车机车的作业负荷、减小出发时间间隔不均衡系数。给出一定出发强度下的临界密集发车时间计算式,便于指导运输组织工作。改善出发子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有效途径包括:合理配置列检组数、转线接车延误率控制在10%以内、密集到发期间区段通过能力利用率不能超过90%、降低衔接区间发车时间间隔变异系数、连续高密集发车时间不能超过临界发车时间、适当增加分类线及到发线数量、优化列车运行计划、平衡双向系统作业负荷、加强管理、优化运输组织。  相似文献   
98.
针对湘潭市湘江四大桥主跨结构为(120 400 120)m的斜拉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该桥系杆锚固于混凝土边主梁上,系杆锚固区受力状态复杂的情况,基于有限元分析,发现设计结构存在局部拉应力过大的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对系杆锚固区的结构设计进行修改及进一步力学分析,提出减小锚固槽壁及支座对锚下变形约束的结构设计思路和具体措施,以实现减小局部应力的目的。所得结论和建议可供同类结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9.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形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程雯 《都市快轨交通》2006,19(4):29--32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编组形式是确定轨道交通工程规模的重要原则之一。以预测客流量为依据,从行车运营的几个重要指标来分析、比较初期、近期、远期的3个列车编组方案,最后对列车编组方案进行论述,给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
关于城轨列车折返能力计算与加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证折返出发间隔时间是决定列车折返能力的基本参数,提出折返出发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分析采用特殊列车交路对折返出发间隔时间的影响,并针对影响折返出发间隔时间的因素提出加强列车折返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