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54篇
公路运输   429篇
综合类   333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预应力混凝土梁分段灌筑接缝的静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对具有分段灌筑接缝的三片全预应力和六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静力试验研究,较全面地观测和分析了符合实际桥梁施工节段龄期差的混凝土接缝的静力性能,提出了有关设计参数,可供设计及修改有关规范条文时参考。  相似文献   
782.
对某悬浇预应力连续箱梁纵向预应力下弯钢束张拉后,腹板沿着波纹管出现裂纹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分别用拉-压杆模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和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计算,总结了腹板开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裂纹控制措施的建议,可为预应力连续箱梁的合理设计和同类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3.
工程施工中常用分批张拉法把结构中预应力筋分别张拉到各自的设计张力值.针对分批张拉施工技术,提出了可以求解预应力筋的施工控制张拉力的汁算方法,使得每根预应力筋张拉一次即可,无需反复涮整张拉力,而且还能根据不同张拉顺序的方案,计算出张拉顺序对构件应力和变形的影响.可应用于预应力施工方案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784.
以河南宛平而速公路(西坪至内乡段)里程桩号K40 280~K40 420处的边坡加固工程为例,对所使用的压力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进行了极限抗拔实验研究,详细介绍实验参数的确定以及整个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以及实验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分析结果显示:锚索端部位移随拉拔力变化曲线呈弹性变形阶段和塑性变形阶段以及最终的塑性变形贯通阶段.本研究充实了压力分散型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的实验教据及设计施工经验,对今后类似地区的工程施工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5.
青藏铁路具有高海拔、多年冻土 ,冻融频繁、温差大、低氧含量、交通不便、桥梁结构运营后不便维修等特点 ,32 m后张法预应力耐久混凝土简支梁施工中整体滑移式外侧模板的成功运用 ,明显地改善了梁体的外观质量、提高了工效、节约了投资 ,使梁体外观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6.
以上海地铁二号线东延伸段高架区间的预应力简支梁为研究对象,对预应力简支梁在各阶段预拱度和后期徐变进行跟踪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预应力简支梁预拱度和徐变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一些对预应力简支梁预拱度大小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7.
基于各向异性材料的全预应力梁自振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从各向异性材料的角度,对全预应力梁中力筋预应力和自振频率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预应力梁的动测技术研究打下基础。研究方法:将预应力混凝土梁按各向异性复合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 研究结果:推导出铁木辛柯型预应力梁的自振频率的计算公式。 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方法和计算公式能比较好地反映梁的自振频率随预应力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前二阶频率的计算具有较高的精度。在进行全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的研究中,将混凝土材料看作各向异性复合材料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8.
重庆李渡长江大桥正桥是一座主跨398m的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采用对称三跨布置,即170m 398m 170m=738m,桥面宽度25.1m。主塔采用H型塔,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边主梁结构。本文将较详细介绍该桥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789.
在综述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士结构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指出尚需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介绍了作者有针对性地开展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1)UPC框架模型的试验研究;(2)构件的M-φ滞回曲线;(3)UPC结构的抗震性能;(4)建议放宽UPC构件应力限制系数。对这种结构的主要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即①UPC楼盖结构的特点;②LIPC相对PC的主要优缺点;③UPC框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90.
部分预应力B类构件选择钢筋的名义拉应力法与裂缝验算公式之间的协调性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通过大量的对比计算分析,探讨两者的协调性,并提出对名义拉应力法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计算公式的修正意见,得出适用于部分预应力B类受弯构件配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