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54篇
公路运输   429篇
综合类   333篇
水路运输   73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5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孔道压浆效果,直接关系到预应力筋的防腐问题。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可以使孔道中的浆液填充密实,较好地解决应力筋的防腐问题。结合长珲工程实践,对真空辅助压浆工艺的压实原理工艺过程及质量控制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52.
通过RC方柱偏压试验和RC拱肋面内受力全过程试验,对环向预应力钢绞线(LPSW)加固拱桥方法进行研究。对相对偏心距分别为0,0.25,0.5的3类RC方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偏心试验表明:RC方柱加固后,预应力钢绞线先于箍筋约束混凝土,有效抑制了混凝土裂缝的纵向开展,预应力钢绞线及箍筋之间具有良好的变形协调性;LPSW加固柱承载力提高了3%~34%,LPSW加固技术适合于小偏心受压结构,偏心距越小,增强效果越明显。在偏压试验基础上,拓展了LPSW加固RC拱肋的模型试验,对LPSW加固模型拱荷载-挠度曲线、截面应变和结构破坏模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拱肋试验表明:LPSW拱肋受力过程和破坏模式与RC拱肋相似,分为弹性阶段、裂缝开展阶段和钢筋屈服阶段,最终因出现5个塑性铰形成机构而呈塑性破坏。由于环向预应力钢绞线约束,使RC拱肋提前处于3向受压应力状态,横向膨胀受到约束,避免拱肋出现拉应力,加固拱肋的初裂荷载、钢筋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为未加固拱的2倍、1.6倍和1.47倍。基于偏压柱及拱肋试验结果,利用弹塑性失稳理论的等效梁柱法,建立LPSW加固拱肋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可用于评估实际加固拱桥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53.
设计对系杆锚下有效预应力和每根系杆张拉力总吨位控制精度有明确的要求,传统的张拉施工工艺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现场对某系杆拱桥的锚下有效索力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现有方法施工的系杆锚下有效索力与设计值偏差较大,易造成滑丝、索力不均匀及总的索力偏小的现象,直接威胁系杆拱桥的正常使用.研究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54.
沪宁高速公路新兴塘大桥主桥极限承载能力试验是国内外首次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极限承载能力实桥试验。对该试验的方案、流程和结果进行介绍,并基于试验结果对该桥的承载能力、受力特性、破坏机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5.
为研究空间钢桁拱与预应力混凝土梁组合桥的力学性能,以广州市从化大桥为例,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影响空间钢桁拱稳定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以及拱与主梁抗弯刚度变化等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拱肋刚度对桥梁整体稳定性影响较大,横、斜撑刚度的影响不大;只有中间吊杆时,拱肋的稳定性较差;主梁刚度对桥梁受力影响较大;吊杆初始张拉力大小影响恒载作用下主梁和拱肋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956.
以某座多箱室矮塔斜拉桥为依托,通过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对该桥典型悬浇节段进行施工模拟,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腹板裂缝的主要发生机理,揭示腹板开裂主要是由混凝土水化热作用、腹板束张拉和混凝土收缩等因素叠加所导致的,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为以后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7.
从采用部分斜拉体系加固主梁线形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了在外荷载作用下的主梁变形、斜拉索伸长以及主塔压缩和偏位对主梁挠度大小的影响,推导出了2跨连续梁的加固计算方法;同时依据某黄河大桥的病害检测结果,在分析病害成因和桥梁内力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部分斜拉加固体系的改造方案,并计算了加固前后的主梁挠度,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后,验证了所提出的加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