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1篇 |
免费 | 16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98篇 |
综合类 | 656篇 |
水路运输 | 108篇 |
铁路运输 | 161篇 |
综合运输 | 26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9篇 |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60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65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99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124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田振清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1):33
多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面临运营亏损困扰. 本文在简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亏损原因的基础上,研究了运营成本后补偿模式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实施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公用事业规制经验的分析,提出了基于价格上限模型的菜单式补贴方法,给出了政府财政补贴的计算模型,对其中核心参数X效率因子上限的取值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结合某市1997-2004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促进企业经营水平改善,提高政府财政补贴的效率,实现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262.
列车开行方案与客流需求匹配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铁运输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使高铁列车的开行方案与旅客的时变需求相吻合,在基于连续运输能力的高铁客流均衡分配获得区段时变断面需求的基础上,引入列车发车时间,提出基于区段列车生成和列车拼接组合的开行方案设计思路,解决大规模高铁网络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问题。首先,根据列车始发终到站需要配备动车段或存车线的特征,以配备相关设施的车站为界,将高铁网络分解为若干个互不重合的区段,并以区段为单位,提出吻合时变区间断面需求的区段开行方案生成方法和列车拼接组合策略。其次,针对网络化列车开行方案中需要满足的始发站发车能力约束、终到站终到能力约束、区间通过能力约束和列车总数约束,以高铁运营收入、高铁运营成本与旅客需求偏差的惩罚费用加权和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时变区间断面需求的高速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并通过4种列车调整策略和5种综合方案调整策略构造邻域解,设计模拟退火求解算法。最后,以京广高速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以及郑西高速铁路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优化产生的列车开行方案与时变客流吻合程度高,同时也具有较高的运算效率和收敛性,适用于大规模高铁网络开行方案的设计和优化。 相似文献
263.
为弥补在非机动车道设计方面对电动自行车考虑不足的情况,有必要对由人力/电动自行车组成的饱和混合流下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进行研究。以非机动车饱和混合流为研究对象,从非机动车的物理运动宽度组成出发,通过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非机动车物理运动宽度的影响因素,对分类自变量进行组合筛选;建立了不同组合类型下的非机动车速度与运行摆幅、路侧安全净距线性模型,得到性别为女性、年龄为老年和车型为电动自行车为最不利组合的结论;根据非机动车道的85%位运营速度确定最不利组合下的非机动车物理运动宽度,进而确定非机动车道基本需求宽度;针对非机动车道宽度合理性验证的准确性问题,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运用速度熵来验证基本需求宽度合理性的方法,并以多条非机动车道路段为例进行了实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隔离栏和划线下,非机动车单车道基本需求宽度分别为1.65、1.50 m;在绿化带、隔离栏和划线下,非机动车两车道基本需求宽度分别为2.90、2.80、2.65 m。在同一车道数和隔离方式下,车道宽度越宽,交通流速度熵越高;随着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以基本需求宽度为拐点,非机动车道的交通流速度熵变化幅度增大,稳定性更差。 相似文献
264.
根据箱梁预制工艺的要求,模具的周转周期T2通常为3~5 d,而文献[1]中制梁台座规模优化算法仅适合于模具的周转周期T2=1 d的情况。针对文献[1]的局限性,试图通过作图、试算和归纳等一系列工作,找出适用于T2=[1,T1]时计算最优制梁台座数和模具数的通用算法,进一步扩大了算法的适用性。同时,结合文献[1]的工程实例,利用Matlab语言编程验证了改进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65.
266.
介绍齐河路/华绣路人行天桥工程概况,其主要特点是在道路建成后新建天桥,受紧邻居民区,学校,管线限制,修建造价高、难度大,通过Z型方案满足主要交通需求的情况下降低造价,详细阐述了设计方案,有关经验为今后同类型的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67.
大跨度钢桁拱桥常将桥面系与拱肋结合为整体,充分发挥梁承受弯矩,拱肋承受压力的结构特点,愈加广泛地应用于我国桥梁建设中。以某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拱桥为工程背景,运用一次二阶矩(FOSM)法、Tornado(龙卷风)图表法,分析4种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对于几种相关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进而对相关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地震需求参数对地震动参数PGA最敏感,其次为结构阻尼和混凝土相关参数,而对其他不确定因素不太敏感,这为同类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以及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8.
为解决公交车队置换问题,分析财政补贴政策对公交车队电动化的影响,本文考虑财政补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等因素,以公交车队生命周期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公交车队置换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使用CPLEX软件求解模型,获得最优精确解.以2017年北京市19路公交车队为算例进行计算,得出最优的车辆购置方案、充电桩购置方案、车辆淘汰... 相似文献
269.
现阶段有关网约车动态定价的研究主要是从司机和平台的角度出发,借助排队论、生灭过程等方法描述司机的运行状态,对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关注较少,同时也没有考虑乘客方的自主议价权力。本文采用动态匹配描述网约车市场中乘客与司机的匹配过程,通过构建动态匹配模型描述短时间内市场变化的影响,采用需求与供给函数描述乘客和网约车的状态,在此基础上,构建平台利润最优模型和社会福利最优模型;然后提出乘客议价影响因子并依据现有数据确定其在市场运行不同时段的函数,将影响因子引入已建立的模型得到修正后的动态匹配模型和定价模型;最后设置算例验证模型可行性,探讨价格变化对市场的作用,分析乘客议价对动态匹配网约车市场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随着价格变化因子倍数的增加,社会福利、平台利润和匹配量先增后减,在倍数为2.0时,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倍数为1.3时匹配量达到最大。对比分析发现,乘客议价将推动市场向供求平衡移动,同时增加网约车市场高峰时段的平台利润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270.
交通拥挤费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直接而有效的需求管理方法,已在国外部分城市实施. 本文对北京市旧城区实行交通拥挤收费的预期交通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根据旧城区的区位特征,土地利用性质,以及目前交通运行状况,提出在旧城区实行交通拥挤收费的必要性. 然后借鉴国内外城市实行交通拥挤收费的经验,结合北京市实际的出行时间价值调查结论,提出旧城区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方案. 最后基于北京市宏观交通模型测试了施行拥挤费后的预期交通影响,并对施行拥挤费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