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85篇 |
免费 | 682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2530篇 |
综合类 | 2880篇 |
水路运输 | 2670篇 |
铁路运输 | 1884篇 |
综合运输 | 4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01篇 |
2022年 | 215篇 |
2021年 | 287篇 |
2020年 | 365篇 |
2019年 | 273篇 |
2018年 | 195篇 |
2017年 | 327篇 |
2016年 | 293篇 |
2015年 | 409篇 |
2014年 | 666篇 |
2013年 | 568篇 |
2012年 | 795篇 |
2011年 | 873篇 |
2010年 | 633篇 |
2009年 | 586篇 |
2008年 | 648篇 |
2007年 | 855篇 |
2006年 | 706篇 |
2005年 | 442篇 |
2004年 | 279篇 |
2003年 | 182篇 |
2002年 | 126篇 |
2001年 | 113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40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该文就建筑深基坑支护结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变形控制及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等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3.
安应选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2,(4):27-29,33
介绍地铁明挖区间大跨度密排预应力框架箱型隧道技术,该技术涉及土建和预应力专业,施工协调和工序转换相对一般地铁土建施工更为复杂。该施工技术通过在箱型结构内增加环向后张拉预应力密排框架梁,改善箱型隧道结构受力体系,提高箱型隧道结构承载能力,突破现有地铁结构空间限制。 相似文献
34.
35.
研究目的:新建沈阳南站东西子站房屋顶网架结构支座落在两个塔上,使整体结构成为连体结构,结构受力复杂,本文旨在研究屋顶网架采用不同支座形式结构整体受力的特点,确定合适的网架支座形式。研究结论:通过对东西站房屋顶网架支座形式采用双向弹簧支座和固定铰支座进行结构整体受力的对比,计算分析表明采用双向弹簧支座后,可以有效地减低屋顶网架结构对支承框架柱的水平推力,并且温度应力大大减小。本文还进行了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得到了网架支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变形量,选用的双向弹簧支座允许变形量应能满足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变形量。 相似文献
36.
该文介绍了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的方法。路面厚度设计是在结构组合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和性能分析确定各结构层所需的厚度;同时,利用结构分析也可了解路面结构的应力和位移状况,从而判断结构层组合的合理性,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37.
地铁车站结构截面控制内力计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敏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3,(3):72-75
目前,在地铁车站结构设计中,一般采用将荷载满布到结构模型进行内力分析,并未考虑不同活载布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截面设计存在安全隐患。文章以成都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红牌楼南站结构模型为例,运用MIDASGEN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活载布置下结构的内力进行比较,得出地铁车站各截面控制内力所对应的活载布置,为地铁车站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8.
39.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3,(6)
拉日铁路年楚河特大桥主桥采用(60+148+60)m V形刚构加钢管混凝土拱组合结构,桥型结构新颖,详细介绍该桥型的设计特点,对主桥进行静力及动力分析,对承载能力、抗震、车桥动力响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计算。该桥将V形连续刚构和钢管混凝土拱桥2种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使V构与拱在受力方面的优点得以充分发挥,既能保证安全舒适的行车,又满足了景观造型要求。 相似文献
40.
针对地铁车站大客流组织问题,以天津地铁营口道站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运营经验,对大客流组织原则、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进行较全面的探讨。首先,结合营口道站实际运营情况和一线工作经验,总结地铁车站的大客流组织原则;其次,从乘客乘坐地铁的流程入手,详细分析影响车站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影响因素,定量化计算AFC系统服务能力、出入口及通道的通过能力、楼扶梯的通过能力、站台乘候车秩序?、列车运能和客流疏导能力等;最后,遵循大客流组织原则,针对影响大客流组织的主要因素,从客流预测、客流组织、行车调度和票务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大客流组织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