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95篇
综合类   179篇
水路运输   21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81.
根据寒冷地区气候条件下道路混凝土受冻融循环作用特点,以验证从通辽燃煤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粉煤灰用在混凝土道路的实用性为目的,阐述了掺粉煤灰道路混凝土受冻结融解作用后的耐磨耗性。试验结果表明,掺粉煤灰道路混凝土受冻融作用后,表面受到冻融的剥离作用露出了粗集料,在粗集料抵抗磨耗的情况下,粉煤灰取代率对耐磨耗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2.
粉煤灰是从煤粉炉排出的烟气中收集到的细颗粒粉末,是工业"三废"之一,推广和应用粉煤灰,不仅能节约土地和能源,而且能保护和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83.
粉煤灰可用于水泥混凝土的制备,可节约水泥和砂。它不但能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同时对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有积极的意义。粉煤灰在葫芦岛市桥涵构造物混凝土中应用相对较少,本文以猫眼河大桥为研究背景,介绍了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84.
本文结合徐州市中山路改造工程,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与石灰粉煤灰碎石通过对比试验,明确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使用的优良性能。提出了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要点及在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5.
本文分析计算了各种不同装运铁路散堆装货物的车辆以90km/h的速度行驶在400m的曲线上时,车辆车帮上的散堆装货物颗粒沿曲线路段的切线方向飞出后,是否会打到机车前窗玻璃及旅客车厢玻璃,从而对旅客及机车乘务员安全构成威胁.经过计算分析得知,曲线内侧行驶的货运列车外车帮上的散堆装颗粒跌落后不能打到在外曲线迎面行驶的电力机车...  相似文献   
86.
在水泥和粉煤灰配比为1:2条件下,以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弯拉强度和弯拉模量为指标,研究N型激活剂和U型膨胀剂的外掺形式和掺量;采用SEM观察掺化学外加剂水泥粉煤灰结合料的结构和形貌,分析其水化机理.研究表明:N型激活剂可以提高粉煤灰的活性,U型膨胀剂可以有效提高结合料的抗裂性能;外掺2%N型激活剂、3%U型膨胀...  相似文献   
87.
主要从混凝土材料的角度,对混凝土电通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水灰比的影响最为直接,但水灰比下降到一定程度时,粉煤灰的影响比较显著。从微观结构来分析,主要与混凝土中浆体材料的吸附性和孔隙有关,包括毛细孔、凝胶孔、孔隙率、孔结构和孔隙连通情况。从混凝土配合比的角度来看,掺加减水剂时浆体与集料的体积比也是影响混凝土电通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8.
张(家口)石(家庄)高速公路底基层采取水泥稳定级配砾石,上基层为18 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为18 cm水泥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砾石。文章结合张石高速公路基层施工实例,阐述了基层施工技术,旨在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通过对基础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试验结果分析,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粉煤灰,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水泥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乌素沟大桥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了粉煤灰混凝土,通过对结构外观、受力状况和后期效果的检查,证明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0.
张祖棠  赵亮 《中南公路工程》2012,(1):161-166,186
采用2种不同等级的粉煤灰,按不同的掺量加入到沥青中,通过研究掺加粉煤灰后的沥青的化学性质、粘附性、三大指标、低温性能的变化,探索粉煤灰对沥青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粉煤灰在沥青中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分散,作为无机粉状填料与沥青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粉煤灰沥青胶浆,而不是对沥青进行了改性,且3种典型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将粉煤灰作改性剂的观点多有不妥。同时发现,掺加粉煤灰后,传统沥青延度指标已经不能科学反应其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