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252篇
公路运输   1126篇
综合类   810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335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3号主塔墩基础为40根Ф3.40m大直径钻孔桩,桩孔深度达105.5m,下伏基岩为软硬不均的胶结砾岩。此文从钻机类型、重型刮刀钻头与滚刀钻头的结构形式,以及滚刀钻头的刀具布置、刀头型式、使用效果等方面介绍Ф3.40m大直径深孔钻孔桩钻孔设备的选型过程。  相似文献   
202.
为研究垃圾飞灰改性水泥土的抗剪强度,提出将垃圾飞灰作为外掺料应用到水泥土的改性研究中。将粒径≤2 mm的黏土颗粒按照不同配比与水泥、飞灰配置成不同飞灰掺量的水泥土试样,采用室内GDS三轴固结排水的试验方法,研究水泥掺量在10%、飞灰掺入比在0%~20%、水泥土在养护龄期为7 d、14 d、28 d时的三轴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发现:1)垃圾飞灰掺入比为5%~10%时,抗剪强度提高最快,且在10%时达到极大值;垃圾飞灰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软化型,由剪缩向剪胀状态过渡;2)由脆性指标I B可知,飞灰掺量在5%左右时,水泥土整体的稳定性较好;3)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都随飞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飞灰掺量10%时,内聚力c达到极大值,飞灰掺量15%时,内摩擦角φ达到极大值;4)采用非线性回归方程(φ=ax ^3+bx ^2+cx+d)拟合内摩擦角与飞灰掺量的关系,从结果上看,采用此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高。本研究成果可供路基路面及软基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203.
复合激发剂对粉煤灰的活性激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激发剂复掺对掺50%粉煤灰的水泥硬化浆体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激发不仅可以提高掺50%粉煤灰的水泥硬化浆体的早期强度,而且提高了后期的强度;复合激发剂中各组分发挥了各自的激发作用。其激发效果比各自的单掺激发效果优。  相似文献   
204.
205.
206.
为避免破坏疏浚区水环境,采用大型绞吸船在不炸礁的情况下开挖深水航道岩石,已成为现实。绞吸船通常需对接排泥管线以便将疏浚土吹填成陆域,而在航道中使用绞吸船挖岩在无适合吹距的吹填区时,可采用直接装驳和艉吹装驳两种施工工艺。重点阐述大型绞吸船开挖航道岩石疏浚土处理的新方法,移动艉吹装驳工艺的产生、实施过程的优化改进,并从中梳理、提炼、总结出绞吸船艉吹装驳的输送原理,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以至推广。  相似文献   
207.
东巨寺沟铁路隧道选取试验段中实施湿喷工艺喷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作为支护结构,并作永久性支护结构,免除二次衬砌;为研究该隧道在列车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从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出发,采用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建立隧道支护结构-围岩相互作用的动力分析模型,采用时程积分法研究了列车荷载对铁路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力作用,分析了列车荷载作用下由于轨道不平顺引起的动力响应,并对该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列车动力作用下,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变形微小,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208.
赤石特大桥作为一座世界级的桥梁,由于基础位于超岩溶发育地区,大部分桩长均大于80 m,基础施工难度大。就以赤石特大桥桩基础施工为例,简要介绍在超岩溶发育地区的桩基础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9.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可以显著减少沥青路面一些早期损害,通过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设置沥青稳定碎石基层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分析路面结构应力和应变的影响。从结构角度提出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性能的要求,并且对设置排水基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10.
二灰稳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道路基层,其抗裂性能尤为重要。通过二灰稳定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干缩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半刚性材料相比,二灰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干缩特性与相应稳定剂稳定的砂砾土相似。通过温缩试验分析,并与其他半刚性材料相比,二灰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温缩特性比水泥砂砾差,但优于石灰土及二灰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