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1篇
  免费   252篇
公路运输   1126篇
综合类   810篇
水路运输   147篇
铁路运输   335篇
综合运输   13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6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利用传热理论和有限元方法进行热~结构耦合分析,计算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结构在降温过程中的温度收缩应力。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温度收缩应力与计算模型长度的关系曲线以及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得出温度收缩裂缝的理论间距。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温度收缩裂缝理论间距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减少温度收缩裂缝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62.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863.
基于灰熵法的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稳定碎石的水稳定性有许多影响因素,如沥青性质、矿料性质、混合料配合比等,在诸多因素中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对控制其水稳定性有着重大意义。利用灰关联熵分析法研究了沥青针入度、4.75 mm及0.075 mm筛孔通过率、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以及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空隙率、饱和度、粉胶比等对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能影响的显著程度。研究表明,沥青用量、沥青饱和度、沥青针入度及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是影响沥青稳定碎石水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4.
软岩隧道光面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在硬质围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软岩开挖中光爆效果较差。该文针对在软岩开挖过程中推广使用新的施工技术,介绍了光爆设计方法,以达到理想的光爆效果,以便减少超、欠挖,节省投资,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865.
复杂岩石地层盾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盾构掘进效能,指导盾构掘进施工,对泥岩砂岩交互地层条件下越江隧道盾构掘进速率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施工现场进行盾构掘进试验,通过盾构数据采集存储系统,获取盾构掘进的基本参数,并进行点荷载强度试验以获得岩石强度数据。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了盾构掘进速率与岩石点荷载强度及刀盘推力的关系,分别构建了泥岩和砂岩地层盾构掘进速率的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应用。研究和应用表明,在泥岩和砂岩两种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速率均随岩石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随刀盘推力的提高而增大,掘进速率与刀盘推力、点荷载强度均呈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866.
基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小净距隧道施工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Ⅲ级围岩,利用弹塑性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小净距隧道在不同净距下隧道围岩、中隔墙、锚杆及初衬的受力性状。结果表明,两洞围岩应力终值不同,后行洞施工会造成中隔墙应力集中,其应力集中系数随净距减小而增大,应力峰值点位由拱腰与墙脚趋于起拱线;后行洞开挖使先行洞侧围岩松动区扩大,引起中隔墙内锚杆轴向应力增加,对其他部位锚杆受力影响很小;后行洞施工增加先行洞衬砌环向压力,但不会增加衬砌环向负弯矩。对于Ⅲ级围岩,隧道的最小净距取0.5B是合适的,在此净距下,两洞掌子面间的最小间距约为0.5B。  相似文献   
867.
火山灰路面基层路用性能研究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解决火山灰分布地区道路工程中传统路面基层原材料的短缺问题,依据火山灰材料的颗粒组成及化学成分,将其用作路面基层的集料、结合料。对不同配合比的火山灰路面基层混合料进行不同龄期的强度、抗收缩性能、抗冻性能及抗疲劳性能试验,通过和二灰碎石及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比较来确定火山灰路面基层的控制参数。同时对不同龄期的火山灰路面基层混合料进行XRD测试,结合测试结果分析火山灰稳定基层的反应机理。路用性能试验和反应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火山灰路面基层是一种有潜力的基层材料,火山灰混合料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可用于指导火山灰材料在路面基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68.
根据岩体的力学介质分类和块体理论和赤平投影,结合工程实例,推导了滑动方向的计算公式,研究了裂隙化岩体地下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梨子坪隧道k10 977段围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69.
以内蒙古锡林浩特-桑根达来207线一级公路为例,对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的组成、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70.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根本原因是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足,通过分析水稳定性试验数据,考察矿粉中泥土污染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塑性指数的集尘灰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有明显影响,而使用低塑性指数的集尘灰则有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