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0篇
  免费   249篇
公路运输   913篇
综合类   639篇
水路运输   779篇
铁路运输   485篇
综合运输   12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文章结合汽车灯泡的特性,探讨灯丝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和肇事碰撞时的断裂形式,并对灯丝的断裂特征和断裂原因进行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事故原因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2.
In this paper, airline energy efficiency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operations stage, the services stage and the sales stag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 treated as an undesirable output of the services stage. This new three-stage strategic operating framework is a modification of existing models. A new model, Virtual Frontier Network Range Adjusted Measure with weak disposability, i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ies of 22 international airlines, from 2008 to 2012.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odel can establish more reasonable rankings and confirm new benchmarking airlines and that inclus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s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 has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improvement of airline energy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53.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公路隧道投入运营,其安全性和运营成本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何在保证隧道运营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从隧道照明安全节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根据车速改变加强照明区段长度的隧道照明控制系统,满足照明质量的同时进行隧道的"按需照明"。系统将车速信息分为50 km/h以下、50~70 km/h、70~90 km/h、90 km/h以上四个速度区段,每个速度区段设计不同的加强照明区段长度;通过电感式线圈检测进入隧道的车辆速度作为控制输入参数,控制相应区段进行照明。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重型卡车中使用的簧片螺母在装配过程中发生断裂事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簧片螺母材质和硬度符合相关技术要求,金相组织为正常组织,引起断裂的主要原因为簧片螺母在酸洗或镀锌过程中产生吸氢,导致材料晶界脆化,在装配过程中受力发生脆性断裂。同时,分析了氢脆的原理,提出了避免氢脆事故出现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
曹鹏  冯德成  曹一翔 《公路》2012,(6):92-95
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是我国最为常见的路面结构形式,但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而沥青材料的疲劳断裂行为是半刚性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的主要原因。通过使用扩展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三点预置缺口梁的疲劳裂纹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在断裂形态上非常相似,并且裂纹在最初几次载荷加载时扩展尺寸较大。  相似文献   
56.
固化的环氧树脂沥青由树脂相与沥青相构成。该文介绍了其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的试验研究。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则环氧树脂沥青基体逐渐从树脂相过渡到沥青相,相应其性能会发生很大变化。采用旋转压实成型半圆形试件,通过对0.250、0.400、0.500和0.571四种不同沥青体分比的环氧树脂沥青及AH-70普通沥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25℃、-15℃、-5℃和5℃四个温度下的三点弯曲对比试验研究,并通过扫描电镜(SEM)进行微观结构形态分析。研究表明,沥青体分比低于0.400时,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的最大荷载、断裂能、断裂韧度与锯缝深度、与温度的关系的变化趋势均表现出与AH-70普通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大差异,沥青体分比高于0.400,则环氧树脂沥青混合料的断裂性能变化趋势与AH-70普通沥青及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似。SEM微观结构研究表明,沥青体分比为0.400时,环氧树脂沥青是以树脂相为基体,沥青为近似球形分散体,沥青体分比为0.500时,沥青相为基体,树脂为近似球形(胶团)分散体。沥青体分比为0.400到0.500为环氧树脂沥青的相逆转区间。  相似文献   
57.
利用断裂力学方法对冷再生基层材料的疲劳裂纹扩展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断裂力学公式及参数,进而推导出疲劳寿命预估方程,分析方程中参数的取值并给出算例.通过算例得到的结果对影响疲劳寿命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通过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用断裂力学方法预测含裂缝冷再生基层材料的疲劳寿命更合理.  相似文献   
58.
以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当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最后,在权衡目前的技术状态和未来新技术的可行性后,分析了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9.
针对连续配筋混凝土与沥青混凝土(CRC+AC)复合式路面结构的特点和现有研究的不足,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计算了CR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车辙深度、温度裂缝的扩展强度,分析了结构层厚度与CR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车辙深度、温度裂缝扩展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AC层厚度一般在不小于4cm时才能起到降低CRC层顶面最大温度的作用;CRC层的最大温度梯度随AC层和CRC层厚度的增加而递减;车辙深度随着AC层厚度的增加而递增;AC层厚度的增加能有效减小温度裂缝的扩展,其他结构层厚度对温度裂缝的扩展强度影响不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设计CRC+AC复合式路面的结构层厚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an essentially nonlinear vibration absorber to mitigate the large accelerations transmitted to a passenger compartment of a vehicle which is subjected to shock-type transient loading at the chassis. For such problems, the induced vibration typically attains its maximum value shortly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oading; thus, it may be impossible to dissipate a major portion of the input energy prior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peak response. Here, a class of absorbers possessing a form of discontinuous essential stiffness nonlinearity is employ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mitigation. In this paper, we apply a single vibro-impact (VI) absorber to the chassis and examine whether the resulting energy transfer mechanis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peak value of the inertial force measured at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The influence of the absorber parameters is first studied based on a practical impulsive force, and the optimal design of the absorber is then obtained. Next, an asymmetric clearance arrangement of the absorber is suggested to facilitate the mitigation. Finally, an impulsive acceleration excitation is applied to the system to examine the robustness and efficacy of the optimised absorber. Result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a properly designed VI absorber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maximum inertial force at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generated by external impulsive exci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