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33篇
公路运输   264篇
综合类   256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沉降及稳定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介绍了软土路基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路堤施工软土路基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总结了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及具体步骤,并结合高速公路工程实例,说明了软土路基沉降的观测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低温季节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风活动频繁导致福建省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需要在低温季节进行施工.通过分析低温施工对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对低温施工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保证措施.邵三高速公路的生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很好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砂卵石地层隧道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以青海循隆高速公伯峡隧道为依托,借助PFC3D离散元软件对公伯峡隧道穿越砂卵石地层进行三维模拟,重点研究以密排短管棚预支护为根本前提,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为施工方法的砂卵石地层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应力应变特性,并与现场实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隧道台阶开挖时,围岩应力集中范围逐渐从拱顶过渡到拱腰,直到拱脚,对应的塑性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密排短管棚对塑性区的发展有一定的“遮拦效应”; 围岩横纵向变形规律一致,主要是向隧道临空面产生收敛变形,且密排短管棚形成的梁拱效应限制了掌子面前方位移发展; 2种方法得到的初期支护变形规律一致,均呈阶段性变化,拱顶下沉累计值大于周边收敛累计值,且两者的最终变形量均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24.
大型车的混入对高速公路交通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交通事故情景下。为了引导事故条件下驾驶人和组织者做出高效准确的决断,将考虑了大型车混入率的动态空间占有率模型引入到交通波模型,构建干涉与非干涉情景下的交通事故影响模型。以郑尧高速为例,对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分别对干涉情景下的疏散时间、疏散量以及事故发生的位置,车辆数等指标与事故影响程度的指标(包含事故最远排队长度,事故持续时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疏散时间与事故影响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疏散量与事故影响程度成负相关关系,而事故发生点与上游匝道之间的距离与其关系不大;道路服务水平为0.456,车辆数为1 321 veh·h-1时,为了使得分合流区不受影响,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景下,应将大型车混入率控制在50.1%以下,使得最远排队长度在10 km内;当大型车混入率大于58%时,将很难通过干涉引导避免对上游分合流区产生影响;在35 min以内采取干涉措施的效果最为明显,而大于35 min时,事故持续时间会发生一个急剧的增加,不利于路网恢复,之后事故恢复时间将趋于平稳;对道路交通量进行模拟可知交通量每增加50 veh,疏散时间和距离增加的范围为[1.5 min,3.6 min]和[1.209 km,1.543 km]。研究结果可为高速公路事故诱导策略制定和疏散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Traffic speed is a crucial input for real-time traffic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Operating agencies typically deploy their own sensors to collect the measurements, e.g., loop detectors. Recently, SpeedInfo emerged with a different paradigm for traffic speed collection: instead of selling hardware to operating agencies, at each link the company deploys its own Doppler radar in a self-contained wireless unit to measure traffic speeds and then sells the speed data. This study uses well-tuned loop detector-based speed measurements to evaluate 15 of the Doppler radar sensors over several months while the two traffic data collection systems were operating concurrently. The extended study period includes potentially challenging and transient conditions for the radar sensors: both recurrent (rush hour congestion and late night low flow) and nonrecurrent (incidents and precipitation). The analysis took a broad overview, comparing speed measurements from the radar sensors against the concurrent loop detector data and then explicitly looked for any anomalous pattern in the radar data such as latency and system outages. The work found the radar measurements are generally good, but also identified several points that should be considered before deployment, including latency, different biases in free flow and congestion, vulnerability to precipitation, and sensitivity to mounting angle.  相似文献   
26.
山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与事故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区高速公路几何线形与交通事故数据,对平、纵及其线形组合与事故率的关系开展研究,建立了直线段长度、平曲线半径、平曲线偏角、纵坡坡度、竖曲线半径等单一线形指标与事故率的量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直线接平曲线路段、纵坡和平曲线组合路段、平曲线与竖曲线组合路段、断背曲线路段、凹凸竖曲线组合路段的事故率,最后对多重线形组合路段的事故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对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以及基于交通安全需求优化几何线形设计成果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7.
在实际的快速路交通流系统中,入口匝道的流量和快速路主路的速度都是受限的,因此在对快速路交通流进行控制时考虑这些限制十分必要. 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是近年来快速路控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在输入和状态同时受限情况下的相关收敛性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快速路交通流模型,并将交通密度控制转化为输出跟踪问题;然后通过严格的数学分析证明了在入口匝道流量受限和主路速度受限的情况下,基于迭代学习控制的入口匝道控制仍然能保证交通流密度收敛于期望密度;最后通过仿真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受限情况下能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8.
基于国内外交通事故鉴别方法,结合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及其事故特点,提出改进的鉴别指数与非定长分段法相结合的适合山区高速公路的混合鉴别方法,最后在包茂高速(西安—榆林)铜川段进行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路面平整度是衡量高等级沥青路面质量的重要指标,平整度的改善和提高一直是道路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分析影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为指导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达到高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天气和道路等特征,以及交通流、天气、道路及时间等多维动态特征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本文基于京哈高速公路北京段的事故数据,以及匹配的交通传感器数据、天气数据和道路特征等,构建4个数据集,分别为只包含交通流变量,包含交通流变量、天气及时间特征变量,包含交通流变量、道路及时间特征变量,包含交通流变量、天气、道路及时间特征变量。从考虑多维动态特征的交互效应出发,基于深度交叉网络,提出一种新的实时事故风险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本文所构建的深度交叉网络模型比其他几种实时事故风险预 测方法显示出更高的精度。模型的AUC值(Area Under Curve)可达0.8562,在0.2的概率阈值下, 可以正确分类84.26%的非事故数据和77.55%事故数据。结论表明,本文采用的多维动态特征交互样本条件下的深度交叉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可为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