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137篇
综合类   210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1.
利用实测数据,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乘客不舒适感量化指数与车速、平整度标准差及路面状况指数的关系模型.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高速公路对应不同路面状况的最高车速限制取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12.
路侧安全对道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路侧安全研究成果的分析,结合瑞赣高速公路和江西省实际情况,分别在设计和施工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路侧安全。  相似文献   
313.
根据时变的OD预测信息,基于分层递阶的思想,建立了一个新颖的高速公路优化控制系统。控制结构分为三层:网络负荷分配层对长时期内总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提前确定将来排队长度的上界;全局最优控制层预测未来的交通状态,为路网中的各个匝道建立协调约束;局部反馈控制层根据实测的交通条件及全局最优控制层的寻优结果决定匝道调节率。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协调了各个匝道之间的利益,实现了高速路网整体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314.
为了提高快速路系统的利用效率,设计了一个反馈控制器,提出了反馈控制器的迭代求解算法,控制器能实时跟踪车辆的密度,并与所期望的密度进行比较,把误差反馈给车辆,通过给车辆发布恰当的速度命令来控制车辆运行,使实际车辆密度收敛于期望密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算法取4次迭代时的车辆密度与运行速度最大相对误差为0.32%,平均耗时为0.32 s,因此,设计的控制器使交通流运行趋于平稳,减少了车辆延误,从而提高了系统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15.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对西部地区主要干线高速公路特有的功能属性进行分析,从交通源头产生和常规方法的改进两个方面提出提高交通量预测精度的措施,对于西部地区正在进行前期研究的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以及后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16.
马跃  郑越之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21-122,183,17
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是事故多发区域,其路段交通流行车风险评价很有必要。该文确定了以平均风险水平作为风险的衡量标准,引入表征交通流行车风险的三个宏观交通指标,通过仿真试验回归建立了多元线性模型,并提出了模型的风险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17.
结合实例,采用一些常用的事故分析方法,对今年来发生在平原区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进行事故特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某一典型路段为例,为平原区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18.
清除时间是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持续时间中的一部分,与事件影响范围密切相关.通过对某高速公路事件数据及交警执勤记录进行分析,提出了救援车辆的清除时间新定义,该定义与事件持续时间有更强的相关性.随后采用含自适应算法的TSK模糊逻辑推理方法,通过对基于事件数据的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建立了交通事件清除时间的预测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适...  相似文献   
319.
为了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直线段车辆运行速度的规律,通过实测西汉高速公路车辆的运行速度,获得29个连续路段的连续车速。利用反向传输网络(BP网络)较强的非线性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容错能力,采用两阶段预测模式,建立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山区高速公路直线段车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山区高速公路直线段的运行车速,最大误差为6.7%,为高速公路运行车速的预测提出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20.
回顾了近几10 a国内外对高速公路工作区通行能力的估计方法的研究概况,包括工作区通行能力的定义、分类和区域划分,影响因素分析,数据采集方法,估计模型,结论和未来展望。关注于工作区通行能力的估计模型,将它们分成5类来探讨,指出了各类模型的特点。最后对之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