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篇
  免费   83篇
公路运输   315篇
综合类   446篇
水路运输   185篇
铁路运输   267篇
综合运输   8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This contribution puts forward a novel multi-class continuum model that captures some of the key dynamic features of pedestrian flows. It considers route choice behaviour on both the strategic (pre-trip) and tactical (en-route) level. To achieve this, we put forward a class-specific equilibrium direction relation of the pedestrians, which is governed by two parts: one part describing the global route choice, which is pre-determined based on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edestrians, and one part describing the local route choice, which is a density-gradient dependent term that reflects local adaptations based on prevailing flow conditions.Including the local route choice term in the multi-class model causes first of all dispersion of the flow: pedestrians will move away from high density areas in order to reduce their overall walking costs. Second of all, for the crossing flow and bi-directional flow cases, local route choice causes well known self-organised patterns to emerge (i.e. diagonal stripes and bi-directional lanes). We study under which demand conditions self-organisation occurs and fails, as well as what the impact is of the choices of the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s. In particula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eights reflecting the impact of the own and the other classes appear to have a very strong impact on the self-organis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22.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搭架作业是船舶修造日常工作中比较普通、常见的工程,合理、快速地设计和校验脚手架的强度,直接影响生产施工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效率。文章介绍了如何使用有限元软件STAAD/CHINA对搭架方案进行建模计算及校验,计算结果接近实际,提高了强度校验的效率。  相似文献   
24.
白云  石振明  石雪飞 《隧道建设》2017,37(10):1201-1208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国运输通道的建设成为倡议实施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我国建设复杂地质条件下跨国基础设施的经验尚不丰富。"中—尼—印铁路通道"是一条途经尼泊尔,连接中国和印度2个大国的运输通道,基于实地考察,分析该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及建成后的效益,对线路进行初步规划,并总结该通道建设的难点:铁路轨道坡度大;沿线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周边基础设施落后,施工条件恶劣;大量深长隧道以及大跨径高桥梁;环境以及气候条件复杂。同时对沿线隧道以及桥梁的建设可行性进行分析,并给出施工建议:沿线隧道采用以TBM法为主、钻爆法为辅的施工方法;桥梁建设则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间的地质特点,采用相应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世界范围内柴油机在乘用车领域内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柴油机作为车用动力的优势。根据国内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分析了排放法规、柴油品质对市场的影响。根据对柴油轿车的性能要求,包括振动和噪声、排放等,分析了更适合我国轿车柴油机发展的技术路线,并重点对若干关键技术和难点进行了剖析。柴油机技术进步和市场化应用表明,柴油轿车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政府和企业应做好政策和技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26.
海事卫星通信由于其高昂的价格,难以得到广泛应用。为提高海上船舶通信的效率和经济性,有学者和企业提出了海上多跳无线自组网。然而,由于海面特殊的地理条件,波闭塞效应往往会干扰无线通信所需要的稳定链路,造成连接中断和通信质量下降。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集合路径路由方法,通过对海上通信链路建模和特征分析,将多个海上节点组织为虚节点,使用虚节点之间的路由方法来增强通信链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利用仿真证明本文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7.
为量化换乘对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在单层网络中添加虚拟换乘站,构建无隐性连接的三层多制式轨道交通拓扑网络模型.基于时间、换乘节点衔接性,计算线网间衔接性系数;利用Dijkstra法搜索模型各起讫点间的K短路径,以乘客感受到的线网复杂度及乘客出行计划确定时间,建立乘客对线网的熟悉度函数;根据乘客路径选择影响因素构建...  相似文献   
28.
建立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Floyed方法来选择最佳机动道路的模型:首先确定道路评估指标体系,对每段道路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估,以确定每段道路所对应的不同加权值;然后对每段道路重新赋值,并运用Floyed方法来确定最佳机动道路;最后,结合实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综合各种信息后的战时机动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29.
深圳市妈湾跨海通道蛇口—赤湾连接线工程是深圳港区跨海货运通道的一部分,建设条件复杂,为此开展多线位、多工法方案综合比选,以确定兼顾各方需求的优化方案。对工程的功能定位、港区货运需求、沿线用地情况及规划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跨海货运快速路通道从选线、工法、设计方案逐层递进,进行多方案比选。综合考虑了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减少对港区用地占用,降低施工对疏港交通影响等因素,确定了项目的选线方案以及双管单层15 m盾构的工法和设计方案。成果为深圳市等港区货运通道的选线及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BIM平台在施工全过程的应用逐渐丰富。集成整合平台背后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数据,并将数据传递至工程建造各个环节当中进行应用,是BIM平台发挥作用的本质。如何在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收集和整理工程数据库,并传递至各个工作流程中发挥作用,是开展BIM平台建设的重点。以乌鲁木齐市东进场高架道路工程为实例,重点研究BIM平台中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分析如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和施工过程中采集工程数据,并将工程数据库应用于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