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0篇
  免费   281篇
公路运输   723篇
综合类   1307篇
水路运输   65篇
铁路运输   4193篇
综合运输   9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251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7篇
  2015年   252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05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71.
重载铁路路基基床动应力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国家铁路运输客货分离政策的推进,重载铁路作为国际公认的先进货运技术逐步为我国铁路建设者认同并付诸实施。我国重载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尚不完善,基床结构对比国外先进重载铁路技术存在明显差异,结合国内车辆荷载通常处理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重载铁路路基基床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实测动应力数据,研究重载基床动应力分布特征,对目前基床设计方法提出改进或优化建议,对山西中南部铁路路基运行轴重30t重载列车的适应性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72.
基于速度动态函的LTE-R越区切换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LTE-R越区切换算法,采用固定切换迟滞门限和延迟触发时间的切换算法。但是当列车高速运行时,切换成功率明显下降,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无线通信系统对Qo S大于99.5%的要求。通过对切换流程、测量参数、控制参数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速度动态函数的越区切换优化算法。该算法在低速、中速、高速3种列车运行状况下,更适宜高速铁路情景切换时机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椭圆函数的LTE-R越区切换优化算法,既保证了列车在中高速运行时,越区切换成功率有着明显提升,又避免了列车在中低速运行时,乒乓切换事件频率过高。  相似文献   
673.
根据目前关节式电分相存在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3个绝缘锚段关节双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型式,有效地克服了目前双锚段关节单中性段关节式电分相存在的问题,可较好解决关节式电分相对电力机车受电弓多弓运行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674.
两条高铁并站的车站图形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高铁网的规划建设,两条高铁并站的情况越来越多,研究两条高铁并站图形及适应性对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高铁车站作业包括客车到发、越行、通过作业,以及立折列车作业、跨线列车作业等,从分析车站作业入手,跨线列车是影响车站布置的重要因素,车站应按照线路别和方向别布置进行研究。跨线列车处理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车站图形和车站能力不同,线路别系列能够让两条干线技术标准均较高,两条干线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调度指挥简单,适用于两干线均开行立折列车,建设时序不同步等情况;方向别系列是用道岔渡线代替跨线列车联络线工程,主要是为了节省联络线的工程投资,但外包正线会受到限制。各种图形有自身特点和适应性,应慎重选取。  相似文献   
675.
为了减少吊弦长度计算误差、严格控制导高、改善受流质量,提出一种用于整体吊弦精确计算的三维稳态模型。基于二维精确索单元,将X-Y,X-Z两计算平面耦合,得到三维索单元。基于有限元理论,采用三维索单元离散接触网结构;根据接触网的拓扑结构关系组装刚度矩阵,根据地理信息、测量信息和设计参数等组建边界条件;建立并使用迭代法求解整体的非线性平衡方程;根据求解结果建立接触网三维图形并输出整体吊弦长度。将计算的整体吊弦长度与现场数据对比,中间柱计算误差小于2.0‰,转换柱计算误差小于3.5‰,验证本三维模型和构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6.
温福铁路琯头岭隧道在DK280+950-DK281+100段下穿同三高速公路琯头岭隧道,在将数值模拟结论作为施工方案制定依据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确定分部开挖几何形状及钻爆方案,并将监控量测数据作为施工过程控制的第一手资料,确保铁路隧道下穿公路隧道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77.
地震灾害对山区铁路路基工程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我国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广大的中西部山区铁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分析我国高烈度地震区铁路路基抗震设计的理论及方法,总结5·12汶川大地震后对兰州、西安铁路局辖区铁路路基震害调查结果,归纳山区铁路路基工程震害机理及主要表现形式,提出路基工程防震减灾的技术措施和技术发展方向,研究铁路路基工程的抗震设计理论和抗震稳定性能对保障国民经济大动脉的畅通具有现实意义.研究结论:山区铁路选线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技术原则.重视施工及养护维修以减轻路基震害,提倡采用轻型路基支挡结构,建议加大设计理论的研究力度,尽快引入"减震、隔震、延性设计"等技术.  相似文献   
678.
针对我国现有交直型电力机车大部分采用校正型防空转、防滑行系统的固有缺陷,采用实验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量线路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参考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提出对既有交直型电力机车防空转、防滑行系统黏着控制改造方案,分析改造后对山区铁路运输组织的影响,为山区铁路的安全提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79.
A sensitivity analysis has been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railway vehicle suspensions on the vehicle dynamic behaviour. To do this, 144 dynamic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modifying, one at a time, the stiffness and damping coefficient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uspensions. Three values were assigned to each parameter, corresponding to the percentiles 10, 50 and 90 of a data set stored in a database of railway vehicles. After processing the results of these simulations, the analysed parameters were sorted by increasing influence. It was also found which of these parameters could be estimated with a lesser degree of accuracy in future simulations without appreciably affect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 general term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highest influences were found for the longitudinal stiffness and the lateral stiffness of the primary suspension, and the lowest influences for the vertical stiffness and the vertical damping of the primary suspension,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secondary suspension showing intermediate influences between them.  相似文献   
680.
本文介绍了现代城市轨道的技术特点以及大连市城市轨道的技术特点 ,着重阐述和介绍了大连城市轨道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措施。并以大连轻轨的技术特点为依据 ,分别从施工监理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 ,探讨了城市轨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根据现代城市轨道工程兼具多种专业、采用新技术多、施工场地受城市环境和交通控制、专业施工单位多的特点 ,叙述了对总监理工程师和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资质要求 ,监理机构的组建和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 ,对设计文件的组织会审 ,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对工程质量的组织验收和质量评定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