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28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为总结交通运输政府管理创新经验启示,从大交通的视角,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分析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交通运输政府管理在理念职能、行政方式与体制机制方面不断创新,由最初的政事企合一、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经历从突破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到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架构,再到以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思路改革完善政府管理,最终向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进的历史过程。总结经验可以看到,我国交通运输政府管理在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复杂问题,应变而变、适时而变、持续创新,激发了市场活力,不断释放、扩大和提高交通运输生产力,对于推动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2.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战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权力惯性作用在和平时期的必然选择和继续,这种体制曾经发挥和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近三十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让我们明了这种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艰难的反思和探索,我们最终选择了回归市场。回归方式是渐进式的改革。这种改革方式让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总结经验和借鉴别人的教训,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然而,也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成本,延长了改革的进程。制约和影响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的瓶颈仍然是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我们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当务之急首先必须给政府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次,让国有企业摆脱政府的翼护,成为真正的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其三,下大力气完善市场体系和构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3.
陶金麟 《时代汽车》2021,(1):193-194
自八项规定发布以来,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整治收到了极大的成效,但是廉政建设任重而道远,在机关车队管理方面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影响着政府的权威和形象,也不利于机关单位开展工作.笔者将结合当前机关车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与社会形势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机关车队更好地进...  相似文献   
204.
为建设南京市首个具有示范效应的水源地,南京市浦口区长江桥林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源涵养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坚持“最小干预”的设计理念,充分尊重滩地原有地貌,改造并连通水系;采用沉淀→滤除悬浮物→湿地系统等协同作用净化水质;通过分析水文数据,选择耐水湿、低维护、易养护的植物进行水源涵养;结合巡查便道设计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提供必要的配套服务设施。工程实施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示范效益显著,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5.
针对碳达峰目标下我国港航系统的减排问题,通过构建地方政府、港口和航运公司三方主体参与的港航系统环境规制演化博弈模型,系统分析三方主体的策略选择过程与整体演化稳定性,阐明港航系统内各主体演化趋势的驱动机理。并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讨论三方主体初始策略和地方政府不同奖惩监管机制下港航系统的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主动监管策略的选择与港口和航运公司的低积极减排意愿有关;港口和航运公司积极减排策略的演化速率与彼此的意愿成正比;地方政府在静态奖惩监管机制下,对惩罚强度的调整不影响港口和航运公司的积极减排策略,但低补贴强度会导致两者的消极减排;静态监管机制下,地方政府仅有(高补贴,无惩罚)的单一策略可以使港口和航运公司达成(积极减排、积极减排)的演化均衡;动态监管机制下,地方政府采取(低动态补贴,高静态惩罚)的混合监管策略能够以低成本实现港航系统积极减排策略的演化均衡。  相似文献   
206.
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建设项目审计中突破了常规审计的惯例,采用跟踪审计的模式进行审计监督与服务。该文基于连云港港疏港航道整治工程跟踪审计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政府审计部门在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的跟踪审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