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22篇
综合类   128篇
水路运输   24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龙岩市是福建省最早的汽车工业基地。全省第一台农用拖拉机在龙岩生产制造。这为龙岩市打下了很好的汽车工业基础。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依托老龙马的工业基础,加之政府引导的龙岩汽车工业的转型升级,快速发展了如龙马环卫、畅丰专汽、海德馨、侨龙等为主的一批极具特色的专用车企业。本文将结合龙岩市的专用车产业发展现状、政府政策导向、建设单位的优势,分析在龙岩市建设福建省专用车辆产品质量检验中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2.
卫生行业有很大的特殊性,国外政府大都对卫生行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运用了不同的干预措施并产生了不同的效果。本文首先总结分析了国外政府干预卫生行业的六个主要原因,接着从医疗服务融资方面、医疗服务提供方面和监管方面比较分析了英国、美国、德国和新加坡政府的具体干预措施及其效果,以期对我国政府更好地干预卫生行业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3.
政党是现代政治的常见现象,不同的政党对政府创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本文以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按照“政党—社会→执政党类型→执政方式→政府创新的限度”的分析路径,比较两种不同类型政党对政府创新限度的影响:他们是“全能主义—国家化执政党—领导控制—技术式创新”模式和“政治市场—交易型执政党—开放竞争—政府企业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尝试性的小结。  相似文献   
84.
对地铁建设招标评标办法做进一步思考,分析传统的政府定额方式确定工程招标标底评标的利弊,探讨与论证市场化的“无底价招标法”在地铁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指出无底价招标法可维护招标工作的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基本原则,能够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5.
道路旅客运输行业的政府管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建立有效的道路旅客运输业安全保障系统,最大限度地保障旅客生命财产的安全,分析了中国道路客运业的地位、作用、市场特性、资源优化配置机理、行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及行业的高技术风险属性,提出道路旅客运输业不属于一般性市场竞争领域,政府应对这一行业实施严格管制的观点,论述了认真把好行业准入关,严格监控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系统及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等政府监管的系统化方略及实施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86.
王琼  杨莹  刘晓燕 《交通标准化》2006,(10):24-25,23
现金流在施工企业及其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在项目投标阶段及实施过程中,对现金流进行预测和干预的必要性不容争议。  相似文献   
87.
为厘清政府在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侧的管理职责边界,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公 共交通资源配置效率,在对目前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侧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主要误区进行分析的基 础上,对公共交通服务进行科学分类,细分为基本公共交通服务和多元化公共交通服务,明确了 各自的服务定位和特征,并应用四象限法则,以“政府主导”和“市场积极性”为重要因素,分 析不同类型公共交通服务供给侧方面政府和市场发挥的作用和参与方式,最后,研究提出基本公 共交通服务和多元化公共交通服务中政府应当承担的管理职责,以及市场机制参与提供公共交通 服务的主要切入点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8.
城市轨道交通BOT融资模式中的政府职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建设-运营-移交(BOT)项目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于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结合我国第一个运用BOT融资模式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深圳轨道交通4号线,从法律法规和监管角度,对轨道交通BOT实施过程中政府职能进行探讨,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89.
It is essential that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are protected against events which cause their failure. At an optimal level of protection, the sum of protection costs and expected residual damages following from disruptions will be minimized. In most cases however, this optimal level is not achieved because infrastructure protection is susceptible to various market and government failures. This brings us to the question who (a private or public actor) should do how much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This question is addre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paper is the Directive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esignation of European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We review the protection of critical waterborne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review is based on a literature study and several interviews with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experts. For the studied infrastructures, we have identified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ir failure and examined the private–public roles in protecting them. Considering the market and government failures which occur in such configuration of roles, we propose several changes. We conclude that from a national policy perspective there are two important routes: (1) reinforcement of private sector roles among others by defining liabilities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on risks and (2) strengthening of supra-national collaboration via improving and standardizing regulations, cost-sharing initiatives and penalty systems.  相似文献   
90.
现行监督费率确定机制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政府管理部门与政府质量监督机构行为策略的博弈过程.基于对不同监督效率水平下监督成本的概率密度比例分析,调整监督政策与激励因素。设计有效激励机制,引导监督机构通过提高技术参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充分调动优良质量监督机构监督工作的能动性,优化监督市场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经济效益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