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164篇
综合类   174篇
水路运输   237篇
铁路运输   297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联锁与18信息(有反方向)自动闭塞结合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是笔者与有关专家研究和实践的总结。愿与同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92.
通过介绍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形式和相应形式的土建工程造价 ,阐明线路形式的不同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建议轨道交通建设应采用最合理的线路形式 ,以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3.
现行设计方案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因区间改造只能按区段一次开通,站场改造又先于区间改造,本着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影响的原则,避免二次大封锁,制定的施工过渡方案为软件不变,即站内仍按区间四显示设计一步到位(包括计算机联锁软件),只改硬件(即接口、信号机点灯电路),这样既减少了施工封锁次数,又满足了运输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移动闭塞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故障-安全”原则的角度分析移动闭塞系统在各种故障情况和特殊情况下的降级模式和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95.
系混凝土块压载体软体排受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长江水深流急的特点,考虐铺设过程中动水压力对软体排受力的影响,对系混凝土块压载体软体排在沉放过程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了采用各种铺排方式时软体排受力计算公式,并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理论计算与现场测量结果吻合较好,相对误差仅为4%左右。  相似文献   
96.
本文分析复线自动闭塞方向电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7.
孙英  燕宇明邢玉 《北方交通》2006,(6):164-164,199
简单介绍了先张法预应力钢绞线整体放张的几种方法,并分别阐述了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8.
基于约束理论的船舶分段制造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约束理论运用到到船舶分段制造管理中,分析分段制造链流程以及其中的瓶颈因素,提出了分段制造环境下的场地缓冲器方程,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船舶分段制造中,从堆放场地变化、制造场地变化两方面,定量分析各种瓶颈因素及其对应的解决办法,提高约束理论在船舶实际生产管理中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9.
根据换铺法铺设长钢轨施工情况并结合现场施工收集的资料,针对换铺法铺设长钢轨作了简要分析探讨.并将单枕法铺设长钢轨与换铺法铺设长钢轨做了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100.
基于二重选择性分集的海事短波数字通信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国祥  庄铭杰 《中国航海》2006,(1):38-41,74
从目前船舶海事短波通信的现状出发,对采用ARQ技术的数字窄带直接印字电报(NBDP)传输信息恒比码码组的回传概率和剩余错组率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短波通信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将二重选择性接收分集技术用于海上短波通信的想法,并对改进后的系统性能参数进行了理论和数值分析。在信噪比同样的条件下,得出了使用天线选择性二重分集技术的海上短波通信系统能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和降低ARQ的重传概率和剩余错组率。结论为更好地利用短波通信系统进行海事数字通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