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1篇
  免费   212篇
公路运输   672篇
综合类   341篇
水路运输   539篇
铁路运输   328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01.
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及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阶勇 《隧道建设》2011,31(1):82-87
通过对铁路瓦斯隧道现有施工规范分析,并参考《煤矿安全规程》,对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特点进行总结;同时通过对相关条款的分析、研究,并对照国内已发生的瓦斯隧道施工、低瓦斯矿井生产事故,对现有规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明确进洞管理系统的标准和要求;2)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瓦斯隧道电力供应原则;3) 进一步明确和改进瓦斯隧道机电设备防爆性配备的原则和相关条款。  相似文献   
102.
盾构超近距下穿大型污水管线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恕全  关丽娟 《隧道建设》2011,31(6):722-727,754
结合郑州地铁1号线七里河站——新郑州站站区间隧道穿越污水管工程实例,重点介绍盾构超近距下穿大型污水管线的施工技术。通过采用数值仿真分析、试验段和穿越前的模拟控制等手段摸索和掌握盾构穿越施工参数,以科学监测和必要的二次补浆为保障措施,严格落实施工方案,成功超近距离穿越大型污水管线。最后,提出盾构超近距离穿越污水管线时的技术参数控制建议,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潘明亮 《隧道建设》2011,31(2):240-245
为实现深圳地铁1,3号线老街站通过2站间换乘体的平行换乘,对1号线既有运营老街站实施站台倒边改扩建。分析工程施工条件,就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关键技术及环境影响情况进行论述,用数值模拟分析桩基托换工作隧道的开挖及揭示桩基的施工过程对上部建筑物的影响,并对方案形成及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予以总结讨论。所采用施工技术合理可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最终规避了工程风险。  相似文献   
104.
陈允进  王翠  刘健 《水运工程》2011,(9):230-232
振冲法由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现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77年协同引进我国,经过30余年的发展,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振冲碎石桩加固吹填软土(十字板小于20 kPa)取得了较好的地基处理效果,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胡利文  吴宏伟 《水运工程》2011,(11):201-206
采用新发明的真空吸水系统应用于离心机中,可以使土体产生向上渗流并模拟软土地基真空预压。为获得理想的水下真空预压固结对比效果,竖井采用2种不同井间距的砂井,密封膜采用完全覆盖的形式。用发明的装置产生水下真空得以模拟软土水下固结行为。介绍了模型制作、试验程序及真空发生系统,并分析了孔隙水压力、变形、不排水剪切强度的改变和不同井间距对固结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重庆主城港区东港作业区一期工程陆域场区采用开挖和回填形成,最大回填厚度达32 m,场地地基条件复杂。堆场轨道基础在回填区域采用现浇U型轨道板基础,通过调整轨枕满足使用要求;在开挖区域采用无渣轨道板基础,使门 机运行稳定,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07.
徐炬平 《水运工程》2011,(5):116-118
深软土基上闸室工程施工,不仅影响工程的工期、造价,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与后期维护。结合裕溪船闸复线工程深软地基闸室施工经验,对闸室基础处理、闸室墙底节模板及支护、垂直度控制等施工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指出合理组织、严格执行以及及时监测、科学分析与决策是复杂地基闸室施工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分析软土地层的管棚施工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因素,应用数值模拟计算,得出单、双层管棚施工导致的地表沉降值,分析单、双层管棚施工导致地表变形值的比值关系,并与实际工程监测值进行比较,得出一些有用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9.
为解决高地温隧道因高温引发的热害问题,以红河州建水—元阳高速公路的尼格隧道为依托,基于能量平衡原则设计各降温措施的适用区间。采用CFD软件模拟进行对照分析,研究尼格隧道现场采用降温措施的效果,构建高地温隧道综合降温体系。结果表明: 1)围岩温度T<32 ℃时采用单通风管道,在围岩温度32 ℃≤T≤40 ℃时采用双通风管道,在围岩温度40 ℃<T≤48 ℃时增设局部雾炮车喷雾降温,在围岩温度T>48 ℃增设冰块降温,且在实际应用中温降可达到理论计算值。2)增大通风量对降温速率的影响最大,可提升37.7%;冰块降温次之,可提升11.6%;喷雾降温提升效果最差,仅提升3.2%;但是对于降温幅度,冰块降温>增大通风量>喷雾降温。3)增大通风量可以加快洞内空气的置换流通,宜作为基础降温措施;冰块降温通过融化吸热可实现大规模的温降,可用在热害等级较高的隧道;喷雾降温可实现局部区域的降温、除尘和加湿,可作为掌子面辅助降温措施实现对隧道的局部降温。  相似文献   
110.
为定量化得出高速公路同一车道中前后相邻车辆的碰撞概率,从制动减速度的角度出发, 提出一种新的前后相邻车辆碰撞概率计算方法。分别考虑前后车发生碰撞的3种不同情况,推导出如果发生碰撞前车需要的最小制动减速度。基于路侧毫米波雷达获取海量车辆运行状态真实数据,包括轨迹、速度以及制动减速度的变化规律,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建立制动减速度分布模型,进一步基于GPD模型计算出在不同场景下如果发 生碰撞所需最小制动减速度的发生概率,将该概率值确定为碰撞概率。研究结果表明,在本研究路段,约99.10%的加速度在[-1, 1] m·s-2 的区间范围内波动,车辆制动减速度的分布具有“长尾” 特征,较大的制动减速度占比非常小。内侧1车道、2车道加速分布比3车道的分布更为集中,大型货车的加速度分布比小客车的加速度分布更集中。最后,基于真实的危险场景数据以及模拟的典型危险场景数据进行验证,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表明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连续,且可迅速、准确地识别各类危险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