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8篇
  免费   103篇
公路运输   515篇
综合类   429篇
水路运输   671篇
铁路运输   319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6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ossible placement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ESS) on an urban tram system for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potential increases in operating efficiency through the examination of different locations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Further, the paper suggests the utilis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EV) batteries at existing Park and Ride (P&R) sites as a means of achieving additional energy storage at these locations. The study achieves this through MATLAB modelling utilising captured GPS data and publically available information.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cenario of uni-directional substations with no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the overhead catenary f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vel, and discusses the trade-offs between ESS size and required current limits.The results show the savings in both energy and basic CO2 emissions alongside the discussion of Return on Investment (RoI) that can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potential installation of ESS at identified ideal locations along the tram network. Moreover, this may be extended to the use of EVs as stationary ESS sited at the existing P&R facilities. Further, the model may also be used to inform future infrastructure upgrade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s to air quality within urban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962.
随着现代技术的高速发展,以综合电力推进技术为代表的大型海洋工程船舶可视为船舶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新一代革命,已逐步形成当今高技术船舶动力系统发展的主流趋势。由此带来更多的是中高压电力系统和区域直流配电系统在海洋工程船舶上的广泛应用。本文将根据目前相关IEC标准和各船级社规范,对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区域直流配电技术、中性点接地技术、保护技术、谐波抑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提出相关设计方法和理念,为后续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63.
液化气船独立液舱支承区域的热传递过程活跃,相关钢结构的温度处在更低的水平,在结构设计中必须进行温度场分析计算,以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深入研究液化气船支承区域的热传导过程和原理,并使用热阻法和有限元直接计算分析法,对C型独立液舱支承区域温度场进行分析求解,并进行比较分析。经计算结果分析比对,两种计算方法各有优势亦有不足之处,为温度场的计算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基于Markov(马尔可夫)模型提出了一种对电解电容可靠性评估的方法.文中分析了电解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老化损伤机理,通过RESR(等效串联电阻)表征了电解电容的失效率,然后将电解电容分为正常、老化损伤和完全失效三状态.根据马尔可夫模型建立电解电容的状态转移图,求出其可靠性,以开关电源的BUCK电路为例,通过仿真试验算出了电解电容实时的RESR和失效率,进而完成了对其可靠性的表征.  相似文献   
965.
从整车鼓风机电流表现,利用台架标定得到空调系统风量和流道阻力的关系,进而得到整车空调系统鼓风机工作点,为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966.
基于CFD不同AUV艇体阻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强  魏子凡  杨松林  王保明 《船海工程》2014,(2):177-181,186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AUV艇体阻力性能特点以及十字舵和整流罩附体对总阻力的影响,在充分研究4种艇型型线的基础上,建立几何模型,选取标准k-ε,RNG k-ε,SST k-ω湍流模式,通过CFD对艇体进行阻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十字舵引起的艇体阻力增加比例大约在10%~20%,且随着展弦比的增加而呈减小趋势,直径与艇体最大直径相当的整流罩引起的艇体阻力增加比例大约在40%~50%;流线型BLUEFIN阻力增加值随航速变化较大,而钝性BLUEFIN阻力增加值几乎不受航速的影响,AUTOSUB型AUV阻力性能最优,AUTOSUB和HUGIN适合中高速航行,REMUS和BLUEFIN适合低速航行。  相似文献   
967.
为了改善部分肥大型船舶的阻力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精度和适用性,以兰坡凯勒方法为基础,结合近年来部分典型新造船型,通过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探讨计算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适用于新造船型阻力预报的修正方法。将此方法应用于油船和散货船,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准确度有较大提高,表明修正后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8.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作为探索海洋、开发资源和军事作战等水下应用的重要手段,其速度和续航力是评价其性能优劣的重要方面。AUV在水下航行时的阻力主要取决于其几何形状和尺寸以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因此,研究AUV的几何形状和外观尺寸便显得尤为重要。对AUTOSUB,HUGIN,REMUS,BLUEFIN1和BLUEFIN2这5种艇型建立几何模型并进行阻力性能分析。通过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所得结果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CFD模拟的可靠性及模拟的最优模式。通过对比不同直径、不同舵的展弦比、带舵和无舵、有整流罩以及相似径长比的不同艇型来比较AUV的阻力性能,最终得到艇型的阻力性能特点以及最佳艇型。研究表明:在5种艇型中,AUTOSUB型最优,其次是HUGIN型、REMUS型和BLUEFIN1型,最后是BLUEFIN2型,其中AUTOSUB型和HUGIN型适合中、高速航行,REMUS型和BLUEFIN型适合低速航行。  相似文献   
969.
通过对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自航布放无人水下航行器(UUV)过程中的受力进行分析,建立内弹道的数学模型,并对UUV自航布放的出管时间和出管速度进行实时仿真,同时,还对几种典型口径UUV自航布放过程中的阻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和分析,从理论上对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仿真结果表明,选取500mm口径的UUV,通过潜艇的等截面鱼雷发射管进行自航布放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70.
该新型防水剂产品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中毛细孔吸水问题,防止混凝土结构被氯离子渗透,从而防止钢筋锈蚀。对该防水剂的性能进行测试研究,综合测试其对砂浆和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影响;率先采用英国标准评价混凝土吸水率;并比对该新型防水剂与某国外同类成熟产品的相关性能。该防水剂对混凝土和砂浆的7 d和28 d抗压强度均有良好的增益效果,在不改变工作性能的情况下,能有效改善混凝土和砂浆的抗渗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