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514篇 |
免费 | 2417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5198篇 |
综合类 | 6604篇 |
水路运输 | 4092篇 |
铁路运输 | 3410篇 |
综合运输 | 6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9篇 |
2024年 | 400篇 |
2023年 | 240篇 |
2022年 | 356篇 |
2021年 | 543篇 |
2020年 | 625篇 |
2019年 | 389篇 |
2018年 | 351篇 |
2017年 | 406篇 |
2016年 | 368篇 |
2015年 | 572篇 |
2014年 | 1150篇 |
2013年 | 1022篇 |
2012年 | 1449篇 |
2011年 | 1510篇 |
2010年 | 1175篇 |
2009年 | 1205篇 |
2008年 | 1401篇 |
2007年 | 1722篇 |
2006年 | 1634篇 |
2005年 | 981篇 |
2004年 | 619篇 |
2003年 | 405篇 |
2002年 | 286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153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0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9篇 |
1992年 | 32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33篇 |
1989年 | 29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8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高速公路造价上涨的原因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客观原因有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及政策性取费标准的提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主观原因有前期设计控制不严格、造价管理上存在不足。建议从强化设计管理、建立有效的审查模式、加强招投标管理、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并强化职责落实四个方面进行高速公路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972.
事故树的模糊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善郁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7,18(1):94-98
以事故树作为系统模型,根据模糊集理论,将安全评价的评价等级进行了模糊量化描述,通过对基本事件进行模糊测定所获得的数据,建立了对运行系统进行动态安全评价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73.
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严余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7,32(1):11-15
本文对旅客列车影响区和非影响区进行了分析,进而确定了非影响区及影响区内可铺画的货物列车数,提出了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分析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74.
受制于地理和经济条件,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连续下坡路段,其中平纵组合路段对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分析山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平纵组合路段的行车安全,利用西南山区高速公路数据,以80 km/h的设计速度,在连续下坡路段的不同位置、不同平纵组合工况构建了驾驶仿真实验.根据驾驶者的心理数据、车辆速度变化数据和横向偏移数据推出综合评价指标;将综合评价指标与平曲线半径和纵坡进行相关性分析;再通过累计频率图划分评价阈值;提出了基于平纵组合的连续下坡路段行车安全评价方法,并依托评价方法提出了连续下坡路段坡顶、坡中和坡底位置的平纵组合设计建议值;并以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了应用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评价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关键词:道路工程;高速公路连续下坡;平纵组合;行车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75.
基于火灾人员疏散理论,建立了可用安全疏散时间(tASET)模型和必需安全疏散时间(tRSET)模型,分别对地铁站内的4种空间结构(空旷结构、墙壁结构、楼梯结构、墙壁+楼梯结构)发生火灾后的关键位置(楼、扶梯出入口、站点出口)处的人员疏散时间进行了研究.采用Pyrosim对火灾发展情况进行模拟,采用Pathfinder对人员疏散情况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了 4种空间结构下地铁站关键位置的tASET和tRSET,对不同起火位置的安全性进行判定.研究结果表明:tASET主要由能见度到达临界状态的时间决定;tRSET主要根据楼、扶梯出入口和站点出口的疏散情况决定.在所选取的4种空间结构中,仅有空旷结构发生火灾后,人员能安全疏散;墙壁结构发生火灾后,不利于楼扶梯出口处人员安全疏散;楼梯结构、墙壁+楼梯结构发生火灾后,均处于危险状态,导致人员无法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976.
为实现刹车时桥上多状态车流并行动态演化的高真实度模拟和时变汽车荷载与桥梁运动状态的时时耦合,首先从宏观和微观上丰富随机车流模拟方法,宏观上沿用交通荷载调查数据中的车辆顺序、车辆基本特性等不变量,以车辆间距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限幅随机变量,形成深度融合交通荷载调查数据和交通流理论的随机车流高真实度仿真方法;微观上对车辆间距随机变量确定的关键状态-阻塞状态,引入加权速度,实现阻塞密度时车流的走走停停动态描述,采用考虑驾驶人状态的概率分布方法确定车辆时距;实现多密度随机车流的高真实度仿真。其次细化刹车过程模拟,建立车流差异化刹车模型:采用顺次对比方法,筛选桥长范围最不利刹车车流;引入停车视距,考虑驾驶人反应,区分头车和跟驰车辆,精细模拟车辆刹车动态过程和刹车车流演化过程,差异化确定各车辆刹车参数;实现桥上多状态车流并行动态演化模拟。第三建立刹车力学模型,并融入至已有正常车流的车-桥耦合系统,构建可考虑刹车状态的分析系统。最后确定桥梁典型响应和分析指标,以一座大跨斜拉桥为例,对多刹车工况下的桥梁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桥上刹车状况一般会产生超过正常行驶状况下的桥梁响应,最不利单车道刹车状况下的塔根弯矩甚至达到跑车工况的2.7倍,简单采用规范冲击系数方法很难实现刹车响应的包络;刹车过程中的桥梁响应最值不仅与采取刹车的车辆数目和桥上车辆保有量有关,还受刹车作用与桥梁原响应趋势的顺逆程度控制;桥梁及桥上刹停车辆的总质量和桥上正常行驶的车辆决定桥梁响应时程曲线趋势振幅;典型桥梁响应的总体趋势,与车流密度和刹车车道数相关性较小,不同时段车流会对梁端顺桥向位移和塔根弯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77.
为了研究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在粗粒土高路堤内的迁移特性,自主研发设计制作一种室内喷洒降雨装置及车辆动力荷载模拟装置,开展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从时间和空间2个角度描述渗流水在路堤内的迁移特性,然后根据模型试验结果,建立粗粒土渗流场时空演化机制,揭示动力湿化作用下的粗粒土高路堤边坡渐变失稳发育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似理论,开展粗粒土高路堤渗流场时空演化模型试验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粗粒土高路堤在动力湿化作用下渗流水的迁移特性;动力湿化作用下,湿润锋首先在路堤边坡表面形成,并逐渐从边坡表面向内部拓展,在坡顶处的拓展速率较小,坡脚处的拓展速率较大;受湿润锋演变规律的影响,路堤边坡监测点负孔隙水压力逐渐减小,体积含水率逐渐增大,坡前应力逐渐增加,位于坡脚浅层区域的应力增加速度较快;依据渗流水的迁移规律,将渗流影响范围内的土体自上而下分为浅层暂态饱和区、渗流水填充区及渗流水湿润区;在动力湿化作用下,粗粒土高路堤边坡将逐渐产生沿坡脚深层滑移的渐变趋势。 相似文献
978.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不尽合理、集配中心中转效率不够高等问题,重新设计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与配送体系,并给出了应急医疗物资的分类方法。从医疗物资使用需求和库存估计可使用时间2个维度构建需求点紧急度指标,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以加权的需求满足率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车辆行驶距离最小化为次要目标,构建应急医疗物资动态分配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兼顾医疗物资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疗物资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变化特性,确保在物资短时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各需求点也能公平获取一定比例的物资;且模型仅要求各需求点上报各种品类医疗物资的使用人数和库存量,同时模型还给出数据缺失时的自动计算办法,可操作性更强;运用紧急度指标对需求满足率最大化目标进行校正,解决了各需求点因需求量差异对公平分配造成的影响,使得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更加合理。研究成果结合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的具体过程,使得分配模型更符合实际需要,可为城市应急医疗物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79.
为了定量分析防裂钢筋网提高隧道衬砌结构抗裂性能的机理和幅度,以地铁双线隧道二次衬砌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荷载结构法和杆系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案,定量分析二次衬砌结构不设置与设置钢筋网这2种情况下的开裂临界荷载.其中素混凝土结构以达到极限拉应变为临界状态,衬砌结构增设钢筋网后以达到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允许... 相似文献
980.
车务可视化信息系统通过三维模型及虚拟漫游的展现形式,将铁路运行及运营的动态信息进行集成和柔性展示,实现旅客服务信息及运输管理相关数据的整合,通过可视化的展现方式既方便旅客及管理人员,又充分展示铁路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