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6篇
  免费   126篇
公路运输   468篇
综合类   507篇
水路运输   425篇
铁路运输   389篇
综合运输   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91.
Based on the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Air-Slip DC mold, a numerical model was presented to study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ritical solidification layer and casting rate, pouring temperature and mold cooling ability etc.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ir-Slip mold heat transfer condi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on choices of a casting rate and the pouring temperature, and that the product of billet diameter and casting rate is a certain constant under a certain condition of the mold.  相似文献   
192.
交通运输枢纽中客运站点布局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交通运输枢纽客运站点的布局问题,关系到交通运输内,外部运输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旅客运输的质量,通过对交通运输枢纽乘模式的研究,从保证枢纽中各种运输方式协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交通运输通道理论,对枢纽中的客运站点进行布局,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枢纽客运站的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93.
通过对苏州工业区北环快速路东延二期新建高架桥上跨现有的娄跨大桥现浇箱梁施工方案的介绍,对上跨既有桥梁现浇箱梁支架设计进行了探讨,并对跨线桥现浇箱梁支架体系中的中间支墩设置、支架联接等关键环节、关键工序提出较为可行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4.
为研究无砟轨道列车荷载传递特征及测试方法,建立了双块式无砟轨道实尺试验平台,分析了钢轨支点压力和道床板、支承层底部荷载分布规律,并与动力学仿真结果对比。得出主要结论:石基压电式压力测试系统及压电式测力垫板测试系统,测试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无砟轨道结构健康监测;道床板底部荷载横向呈双峰型分布,两轮载间荷载效应叠加不明显,横向分布范围占道床板宽度的50%左右,道床板宽度具有优化空间;轮载传递至支承层底部时呈M型分布,轮载分布较为均匀。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可为无砟轨道现场测试提供参考,所得荷载传递规律,可为无砟轨道尺寸优化和下部基础设计取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电设备及子系统应用到高铁站房中,如电动窗、电热风幕、电伴热、电动百叶、能源管理系统(远程抄表)等等,多为人工控制或独立控制,管理不便且能耗浪费较大。仅对空调通风、照明和扶梯等机电设备进行监控的常规BAS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运营管理节能减排的要求。以京张高铁站房为例,介绍基于BAS的能源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提出对高铁站房内的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电扶梯、电热风幕、电动窗、电伴热等设备进行全面、节能、高效的自动化监控。为高铁站房和交通枢纽的BAS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6.
轨道车辆轮轨力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车辆运行安全性及舒适性的评估,并影响车辆正向设计数据基础的准确性。基于小波法,利用LABVIEW软件图形化编程语言对间断式测力轮对测试数据进行零线漂移、去噪重构及峰值提取等操作,最终通过测试数据计算得到精确的轮轨作用力。计算结果可为车辆状态评估和车辆设计提供参考性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97.
以西安地铁双寨站为例,探讨未预留换乘条件的既有高架站与新建地下站的换乘方案设计。分别从站位选择、换乘方式、换乘流线组织及既有车站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3号线既有车站改造规模后,得到如下改造方案:拆除车站东侧楼扶梯及电梯,增设地面换乘厅;西侧拆除3号线附属北侧楼梯;在南侧设置进出站厅,将3号线既有车站主体内部空间均转换为付费区。这样14号线便可采用通道结合地面换乘厅的形式进行换乘,并与3号线站厅层连接。客流模拟验证表明,该方案设计较为合理且改造工程量较少。  相似文献   
198.
复杂换乘站是指多线换乘兼对外客运枢纽车站,由于其功能和客流特征的复杂性,需采用客流模拟手段来辅助方案设计。在车站客流特征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成都火车南站的实际案例,提出对多线换乘兼对外客运枢纽车站进行客流模拟时,应兼顾车站的各项功能需求,针对客流特征细化模型参数,从而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对于多线换乘站设计方案应适当增大付费区空间,合理组织客流流线,避免流线交叉。对于衔接对外客运枢纽的车站,枢纽换乘区域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于组织客流,并应根据客流需求配备购票和安检设施,适当增加人工售票设施,同时还应加强导向标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9.
介绍了地铁换乘车站变电所的功能及设备构成,提出了换乘车站变电所整合原则,并分析了地铁换乘车站变电所整合方案及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0.
针对现有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存在的问题,基于换乘站客流冲击性特征,给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根据换乘站的不同换乘线路行车间隔的差异性,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两线或多线换乘站的换乘客流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并结合原始客流预测值,提出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站台宽度计算中客流取值的修正方法。最后,以已运营换乘站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说明修正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