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82篇
公路运输   396篇
综合类   297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198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胡永 《铁道建筑技术》2008,(1):25-28,52
柳州三门江大桥主桥为(100+160+100)m双塔双索面三跨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面宽41m。重点论述了该主桥墩身的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等,同时对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裂缝控制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墩身施工方法合理,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2.
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是广西第一条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桥隧比例高达10%,一般采用高架桥梁形式跨越深谷。文章结合百色-罗村口高速公路谷拉河大桥工程实例,介绍采用高墩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3.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全面考虑各种荷载及相关因素,研究天津地区大风、地震等不利环境条件下超长无缝高层建筑外檐石材幕墙结构的受力状态,优化各种异型支架,解决了幕墙结构安全可靠性,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4.
研究目的:高墩桥梁稳定性一直是影响桥梁结构安全的关键因素,如何在保证桥梁外形美观、结构受力合理的情况下提高高墩桥梁的稳定性,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以京承三期清水河2^#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双肢薄壁高墩刚构桥进行空间稳定性分析,并对比分析在有无横系梁的情况下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桥梁的稳定性。研究结论:初步得出了墩间横系梁对双肢薄壁高墩桥梁稳定性的影响:墩间横系梁主要对顺桥向的桥梁稳定性贡献较大,对桥梁横向稳定性基本上没有影响;随着墩问横系梁数量的增加,对稳定性的贡献也趋于稳定。恰当地设置横系梁能有效地提高双肢薄壁高墩刚构桥梁的稳定性,但随着横系梁数量的增加稳定性提高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5.
锦江河大桥的主桥为无制动墩的4孔64 m大跨石砌拱桥。文章对该桥的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施工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有一些新的技术改进和经验。通过施工证实,无制动墩的多孔大跨石拱桥,采用这种工艺方法施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6.
水库地震在国内外的众多水利工程中时有发生,由于其震源较浅、烈度往往偏高,对水工结构物的破坏性比较严重。开展地震对水工结构的影响研究,选择合理的结构型式对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三峡库区桥吊码头中桥墩的结构型式选择进行研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整体性高的桥墩结构抗震性能比较好,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加结构的横向刚度可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京通线银镇沟桥的现场振动测试 ,得到该桥的横向振动特性 ,给出桥上列车轮轨作用力的典型时程曲线和列车的脱轨系数及轮重减载率 ,为进一步研究矩形桥墩的横向振动提供实测数据。  相似文献   
128.
建桥后由于桥墩扰流,改变了原有的水流条件与河床冲淤条件,从而影响到原有的通航条件。在总结国内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水槽定、动床试验成果,对桥墩扰流宽度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用量纲分析法得出其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9.
针对重庆乌江某电站重件码头选定港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及地质条件,在长江上游重件码头设计中首次提出了码头平面布置采用"陆域工作平台+起重机安装平台+系靠船墩"的新型布置方式、重大件装卸采用"垂直起吊+360°全回转装卸"的工艺方案和系靠船采用船闸固定式系靠船柱水工结构方案,可实现重庆乌江流域最大水位落差20 m和日变幅达5m停靠船及装卸作业的要求,同时解决了港址后方陆域条件差及最大起重高度达73 m等难题,对后方陆域条件受限制的大水位差内河码头的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王祥发 《水道港口》2001,22(1):44-46
针对工程的特殊性 ,管理人员在质量控制方面及相关协调工作方面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大胆尝试 ,最终促成该项目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