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13篇 |
免费 | 460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1763篇 |
综合类 | 2695篇 |
水路运输 | 251篇 |
铁路运输 | 1350篇 |
综合运输 | 2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59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231篇 |
2019年 | 135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14篇 |
2015年 | 175篇 |
2014年 | 551篇 |
2013年 | 499篇 |
2012年 | 594篇 |
2011年 | 517篇 |
2010年 | 435篇 |
2009年 | 360篇 |
2008年 | 424篇 |
2007年 | 476篇 |
2006年 | 464篇 |
2005年 | 252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02篇 |
2002年 | 67篇 |
2001年 | 69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1.
主要介绍一种全新适用型公路电子收费系统。该系统针对目前我国公路收费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改进,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12.
润扬大桥悬索桥全站仪法挠度变形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科学评价桥梁结构体系的实际使用性能,大型桥梁竣工验收时必须进行静载试验。针对润扬大桥悬索桥静载试验工程项目,研究了利用全站仪进行桥梁挠度变形观测的方法。论文介绍了全站仪法测量桥梁挠度的原理和计算公式,并对全站仪法观测桥梁挠度变形值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到润扬大桥实地踏勘,制订了全站仪法挠度变形观测的具体方案。通过对全站仪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的比较和分析,证明了全站仪法大型桥梁挠度变形测量结果可靠,观测效率高。 相似文献
713.
常规隧道电视监视系统都是将模拟视频图像信号就近集中于管理所或分中心来进行监控,这种监控模式满足不了上级管理部门或相关管理人员异地远程监控的需求。利用具备视频信号压缩和网络链接功能的网络视频服务器,使异地远程监控成为可能。通过在原有的模拟视频集中监控系统中加装网络视频服务器,使管理者不仅可以在自己的内网系统任一终端上在线监控实时图像,还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监控。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服务水平,为检查、监督、决策及抢险指挥等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14.
715.
716.
基于道路特征信息变化率的公路线形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公路线形质量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对其进行评价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从驾驶员行车时接受道路信息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道路特征信息变化率的概念,并作为评价公路线形质量的定量指标运用到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和平纵组合的评价研究中。研究表明:平曲线半径越小,驾驶员接受的道路特性信息变化率越大,驾驶员负担也越重;此外,平曲线长度、竖曲线半径及平纵组合都对道路特性信息变化率有较大的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改善公路线形,提高行车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17.
郭法霞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6,(4):9-11
随着我国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农村公路的养护问题明显突出,由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严重不足,致使大部分农村公路处于失养状态。文章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农村公路养护在资金筹集、监管、使用方面的思路。 相似文献
718.
介绍了工程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微观与宏观经济分析之间异同点及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新特点的出现,加强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指导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19.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双车道公路超车特性的基础上,将超车过程划分为超车意愿、超车条件、超车行为、超车中止强制回车4个步骤,建立了超车模型。选用超车率、超车次率和区间平均速度作为验证指标来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符合误差范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分析得到的超车率一流量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且呈现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随着双车道公路流量的增加,超车率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一阶段流量增加而超车率不断下降,当流量达到2900pcu/h以后,超车率几乎为零,以此作为临界点,推荐我国标准2级双车道公路的双向通行能力为2900pcu/h。 相似文献
720.
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缓凝剂可分为无机缓凝剂和有机缓凝剂两种,文章论述了缓凝剂的作用机理及最佳掺量选择,并介绍了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