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8篇
  免费   223篇
公路运输   678篇
综合类   1197篇
水路运输   480篇
铁路运输   502篇
综合运输   38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53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224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结合中国南海1500m水深海况,使用非线性时域分析软件Orcaflex建立“M”型深水刚性跨接管有限元模型。分析跨接管在波浪及海流作用下,三种典型安装工况:提升工况,通过飞溅区工况以及着陆工况中,不同浪向和绞车下放速度对跨接管强度的影响。并根据API RP 2RD规范校核不同安装工况中的牵引力和结构应力响应是否满足要求。结果表明:提升过程中,绞车需要控制适宜的提升速度以避免发生支撑框架结构碰撞;通过飞溅区过程中, 45°浪向角时跨接管的应力响应最小,为理想施工浪向角;着陆过程中,绞车牵引力达到最大值,数值仿真可以预报安装施工船所需的基本起重能力。分析结果对南海深水跨接管安装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02.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2万吨重载列车中部机车-货车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连挂车钩初始高差、车钩钩头摩擦因数等关键因素对中部机车跳钩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空制缓解与牵引工况下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分离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在压钩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但在钩缓系统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的过程中,机车电制力、牵引力将使连挂车钩产生垂向相对跳动;进入拉钩状态后,较大的初始高差和较差的钩头摩擦因数使得连挂车钩自锁力不足,导致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迅速增大;若机车垂向转角限值过大,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将进一步增大至300 mm以上,最终导致车钩分离现象的发生;当钩头摩擦因数和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8、8°时,空制缓解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电制力施加比例分别为40 mm、40%,牵引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牵引力施加比例分别为30 mm、50%;空制缓解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电制力施加比例为7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9、6°;牵引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牵引力施加比例为10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10、7°。可见,为有效抑制跳钩事故的发生,须严格限制连挂车钩间的初始高差,适当减小机车电制动力/牵引力,增大车钩钩头的摩擦因数,以及限制机车车钩的垂向最大转动角度。  相似文献   
903.
在多种成像方式的统一物理模型 - 旋转体成像模型基础上,研究了逆合成孔径声呐成像(ISAS)、宽带相关成像(WBC)的成像机理,分析了它们的距离和方位分辨率.从中引出一种多脉冲宽带相关成像研究思路,理论分析了多脉冲宽带相关成像的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多脉冲宽带相关成像方法能解决逆合成孔径成像算法在水声应用中必然碰到的测距和测速之间矛盾的问题,并且方位向分辨率与宽带相关成像(WBC)方法相比大为提高.最后通过数字仿真将多脉冲宽带相关成像算法运用到对实际水下延展目标的成像中,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904.
905.
韩超帅  马永亮  曲先强  张猛 《船舶力学》2017,21(12):1527-1539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等效疲劳载荷的快速有效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通过bladed模拟得到时域下的风载荷,然后通过雨流计数法则和等效损伤理论得到相应的疲劳载荷谱和等效疲劳载荷,接着以导管架式海上风机为例,利用AN-SYS对其进行三维建模,选取三种典型管节点和两种非管节点,基于热点应力法计算了其在三种风疲劳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通过比较三种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结果,验证了等效疲劳载荷的可靠性.接着又计算了各等效疲劳载荷分量单独作用下的海上风机焊接节点的疲劳损伤,得出各疲劳载荷分量对疲劳总损伤的贡献,可以为设计者提供更好的载荷设计依据.相比于传统的时域疲劳分析方法和疲劳载荷谱方法,等效疲劳载荷方法更加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06.
随着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逐步加快,企业上层信息管理系统 (如ERP、供应链管理等 )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实时生产信息和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已成为企业领导层迫切的需要。本文阐述在企业原有的控制系统基础上开发远程监测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907.
从分析建立该系统的必要性入手,简单介绍了国外的一些相近系统,认为国外同类技术设备不能照搬到我国铁路,并结合我国铁路的特点对我国铁路行车指挥工作进行了需求分析.最后,就怎样在我国建立列车运行调整方案计算机编制系统,以及该系统的设计目标,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08.
基于ARIMA与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交通流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与人工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用于短时交通流预测。利用ARIMA模型良好的线性拟合能力和人工神经网络强大的非线性关系映射能力,把交通流时间序列看成由线性自相关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部分组成,采用ARIMA模型对交通流序列的线性部分进行预测,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其非线性残差部分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模型的预测准确性高于各自单独使用时的准确性;组合方法发挥了2种模型各自的优势,是短期交通流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09.
针对某型舰消磁设备在降低输出电流阶跃产生尖峰电压的问题,指出了原设计电路上的不足,通过兼顾设备的动态误差,调整缓冲电路的时间常数,改进电路后经实验室验证及实际使用,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10.
洛河特大桥抗震性能计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准确计算洛河特大桥的地震反应, 基于大跨径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建立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全桩模型, 将波速大于500 m.s-1处的桩截去, 并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截桩模型与考虑各桥墩处场地土不同所产生的多点激励以及地震波有限波速传播所引起行波效应的大质量模型, 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桥梁三维地震动态时程分析。结果表明, 高墩的位移响应与轴力大; 墩越矮, 横桥向剪力、顺桥向剪力以及顺桥向弯矩越大; 截桩模型与全桩模型的位移响应在横桥向与顺桥向的最大偏差分别为7.4%与8.2%, 故截桩模型可用作长桩桥梁时程的简化分析; 大质量模型受质量块的大小以及桥墩高差的影响较大, 跨径小于160 m以及桥长小于660 m的连续刚构桥对行波效应不敏感, 因此, 在高墩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时, 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 并加强高墩的延性设计与矮墩的截面抗力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