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0篇
  免费   1058篇
公路运输   5474篇
综合类   4358篇
水路运输   3751篇
铁路运输   2388篇
综合运输   56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1171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391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034篇
  2007年   1321篇
  2006年   1169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为了扩展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间接位置检测方案的适用速度范围.在电机采用三相六拍两两导通的条件下,基于对磁链相关函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磁链关系函数法。根据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磁链关系函数,对电机本体和检测算法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低、高速时准确检测BLDCM的换相位置。  相似文献   
952.
该文通过理论分析、经验对比、施工验证等方法,对砂层地质条件下,某水利管渠采用矿山法与顶管法穿过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性、施工可行性、施工工期方案经济性进行了综合比选与论证,证明在富水砂层中,采用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法优于矿山法。  相似文献   
953.
石春华 《北方交通》2008,(3):127-129
介绍了后张法预应力T梁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及预防措施,对指导类似工程施工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4.
设计一种新型的通用皮带预紧力测量装置,通过分析发动机皮带传动中的横向振动,提出带轮结构布置原则。实验证明,根据该原则进行皮带轮结构布置并设定准确的皮带预紧力,可减小传动打滑现象,有效提高皮带的使用寿命及皮带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955.
可视化桥梁结构计算系统VMAS是用VB5写成的全中文32位Windows应用软件,它集建模、计算、结果查询于一体,具有静力、动力和屈曲分析功能。文章介绍了系统的功能、特点、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56.
以重型机械设备上的钢铁铸件为例,对以前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各种影响因素和起作用的原因进行探讨和阐明。  相似文献   
957.
刘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1):68-71,M0010
参考工程案例实用数据,借助有限元数理计算方式,基于零点移位法和最小屈曲应变能法,对斜拉索桥成桥状态数理计算开展专题分析探究。经过相关索力、弯矩及线形比对,分析了不同优化计算方法对该类型桥梁成桥状态的影响,以为同类斜拉索桥工程应用提供研究和技术参考,助力建设安全牢固的斜拉索桥梁。  相似文献   
958.
三弯矩法是轴系合理校中计算方法中的一种.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弯矩校中方法的原理及公式推导.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轴承位移和轴承负荷的确定方法以指导船厂安装.  相似文献   
959.
在高度自动化车辆(Highly Automated Vehicle,HAV)中,由于不再需要驾驶人,乘客之间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这给车辆座椅的布置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为提高HAV的碰撞安全性,提出使用旋转座椅来改变人体朝向与碰撞方向相对位置的规避策略,其基本思路是在碰撞发生前通过主动改变座椅朝向来降低乘员损伤。首先,利用尸体试验数据对所建立的碰撞模型进行验证;然后,基于4种不同的座椅朝向,利用THUMSTM人体模型进行初始速度为56 km·h-1的正面碰撞模拟试验,以确定相对安全的座椅朝向位置;最后,预测座椅旋转过程本身以及旋转至某位置后发生碰撞的乘员损伤风险。在静态正面碰撞中,选择0°、90°、135°和180°四种不同的座椅朝向进行乘员损伤预测和比较,结果表明180°朝向时的乘员损伤风险最小。在此基础上,模拟了200 ms内将座椅旋转±45°和±90°,以及分别在0 ms和100 ms时间延迟后引入碰撞的试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200 ms能够将乘员旋转±45°和±90°而不引起额外的人体损伤,并且在无时间延迟时,旋转至背对碰撞方向的乘员损伤,比正面碰撞中0°、90°和135°座椅朝向的乘员损伤更低,证明了该损伤风险规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0.
杨华  许继琪  闫优 《隧道建设》2020,40(Z2):241-248
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穿越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施工单侧发生涌泥大变形地质灾害。通过分析变形开裂及地质成因,正洞内采用迂回导坑方案探明涌泥体范围,采用洞内扩挖工作洞室,在隧道单侧轮廓外施作超前水平注浆+高压水平旋喷桩加固及超前水平长大管棚的方案进行处理,并对该段支护及衬砌结构调整加强。依据现场工况,采用三台阶法分部、分段拆换作业,在钢架拱脚增设临时仰拱或临时横撑控制收敛变形,及时施作格栅钢架模筑衬砌,变形稳定后再施作永久二次衬砌。该技术在大瑞铁路老红坡隧道单侧突泥涌水地质灾害处治施工实践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