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0篇
  免费   1058篇
公路运输   5474篇
综合类   4358篇
水路运输   3751篇
铁路运输   2388篇
综合运输   56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544篇
  2019年   379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413篇
  2016年   343篇
  2015年   575篇
  2014年   1171篇
  2013年   903篇
  2012年   1391篇
  2011年   1497篇
  2010年   1117篇
  2009年   1035篇
  2008年   1034篇
  2007年   1321篇
  2006年   1169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443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彭元诚 《桥梁建设》2020,50(1):74-79
为寻求常规连续刚构桥适用跨径和斜拉桥适用跨径之间的合理、经济桥型,在常规连续刚构桥的基础上结合拱桥的力学特点提出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型。该桥型在常规连续刚构桥的形式上加大箱梁根部高度,并对箱梁根部的腹板进行挖空,减轻自重,形成梁-拱组合力学效应,从而提高结构承载效率,增强桥梁跨越能力。空腹式连续刚构桥可布置为单主跨、多主跨以及单T的形式,也可与常规连续刚构组合,桥墩可采用双肢薄壁墩或箱形柱式墩。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该桥型关键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工程对总体结构参数取值提出建议。该桥型采用平衡悬臂方法施工,工程造价指标、运营维护技术要求及费用与常规连续刚构桥相当,适用跨径在200~400 m,可望填补常规连续刚构桥适用跨径和斜拉桥适用跨径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982.
基于移动车辆在桥梁上运行来测试桥梁基频的间接量测法已经获得实桥的验证,提出一种新型间接量测法,该方法有别于牵引车拖动测试车辆一直运行并同步采集信号的传统间接量测方式,需牵引车同时拖动固定间距的前、后2辆测试车辆前行,并在固定点静止采集少许时间后,继续重复操作至测试车辆通行整跨桥梁,利用测试车辆上采集的信号,计算整跨桥梁的传递率矩阵,然后利用奇异值分解识别出桥梁的第1阶模态,进而利用改进的直接刚度法计算桥梁单元弯曲刚度,并进行损伤识别。首先从理论上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在各类影响因素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最后通过某实桥试验进行初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在桥梁上直接测试的方法,提出方法耗时短,机动性好,适用于大面积大区域桥梁集群快速测试;相比于传统间接量测方式,提出方法通行时间虽有少量增加,但能较好解决桥梁阻尼比、测试车阻尼、外激励变化、噪音、桥面粗糙度等传统间接量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3.
该文以广东茂(名)湛(江)高速公路桥头跳车整治为实例,说明了DCG工法可在不破坏构筑物结构的情况下施工,对消除桥头跳车现象,恢复桥头搭板的设计功能,加固地基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84.
为了提高营运车辆驾驶人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合理地评估驾驶人驾驶风险程度,有的放矢地降低高风险驾驶人的事故率,基于卫星定位数据特点及驾驶行为与驾驶风险的相关关系设计26个驾驶行为特征参数。考虑到高速和非高速行驶时相同驾驶行为对驾驶风险的影响区别较大,根据23名营运车辆驾驶人的实测数据有针对性地筛选高速和非高速路段驾驶人风险评估指标,构建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权法、独立性权系数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法建立集成赋权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最后,雇佣40名营运车辆驾驶人进行实车试验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车辆速度和加速度方面的驾驶行为特征可以用于评估驾驶人的驾驶风险且评估效果较好,驾驶风险评估得分与实际交通冲突次数呈正相关关系,所建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风险的高低,准确率达到77.50%,该模型在不同地区使用时,准确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在容许范围之内,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力学分析的皮卡车(也称多用途货车)牵引能力的理论计算和试验方法,得出了决定皮卡车牵引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皮卡车动力传动系统能力、驱动形式、结构强度,挂车类型以及道路情况等。经验证,理论计算得到的牵引能力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通过皮卡车牵引能力的计算和验证,能够有效指导企业进行设计开发,充分发挥皮卡车较强的牵引能力特性,推动皮卡车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986.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者从对车辆的交通运输的简单需求提高为对车辆安全、可靠、舒适等要求其中制动性能的优劣对于汽车安全舒适运行来说尤为重要。而制动踏板感觉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制动性能因此搭建一套可行的制动踏板感觉的客观评价方法对于企业的工程开发以及提高消费者驾乘体验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987.
针对某3跨连续刚构梁桥边跨合龙位置桥墩较高、现浇段较长而搭设托架不安全的施工条件,该大桥东岸边跨拟采用导梁法进行施工合龙。为验证该方案是否合理,根据力学方法和有限元原理,采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了实际施工过程并进行数值分析,并对两岸边中跨的内力与位移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采用导梁方案合龙施工的合理性。研究表明:1)边跨合龙方式的不同对桥梁结构受力影响较大,特别是边跨部分;2)使用导梁法施工的一岸,施工过程和成桥后桥面平顺性均不如使用托架法施工的一岸,产生的附加应力相对托架合龙稍大,但影响程度可接受,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并且节约了施工经费和缩短了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988.
徐州站宽枕轨道基床病害的分析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久红 《路基工程》2011,(3):240-242
铁路提速以来,随着轨道设备等级的提高和结构的强化,提速线路的质量有了全面大幅提升,而在一段时间内,徐州站区作为提速瓶颈,线路动态几何尺寸总是很难得到有效控制。针对徐州客站2道病害,引用英国学者Heath临界动应力控制设计理论,结合十多年来对现场病害的整治经验,分析了宽枕轨道基床病害的成因,采取合理的方法整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89.
李金国 《中南公路工程》2013,(2):193-195,209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都新建了城市高架系统,另一方面,对于宽幅、异形断面箱梁,普通的单梁计算模型已经很难讲清楚主梁的受力模式,为此须建立空间模型加以验证。利用空间梁格模型对近年来常用的“碗形”断面连续箱梁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90.
The coupled vehicle/track dynamic model with the flexible wheel set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olygonal wear on the dynamic stresses of the wheel set axle. In the model, the railway vehicle was modelled by the rigid multibody dynamics. The wheel set was establish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o analyse the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and dynamic stress of wheel set axle induced by the polygonal wear based on the modal stress recovery method. The slab track model was taken into account in which the rail was described by the Timoshenko beam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finite element was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concrete slab. Furthermore, the modal superposition method was adopted to calcul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track. The wheel/rail normal forces and the tangent forces were, respectively, determined by the Hertz nonlinear contact theory and the Shen–Hedrick–Elkins model. Using the coupled vehicle/track dynamic model, the dynamic stresses of wheel set axl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ideal polygonal wear and measured polygonal wear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plitude of wheel/rail normal forces and the dynamic stress of wheel set axle increase as the vehicle speeds rise. Moreover, the impact loads induced by the polygonal wear could excite the resonance of wheel set axle. In the resonance region, the amplitude of the dynamic stress for the wheel set axle would increase considerably comparing with the norm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