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91篇
公路运输   642篇
综合类   622篇
水路运输   483篇
铁路运输   432篇
综合运输   1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为了研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特性,采用旋转压实试验,通过对2种类型再生料的密实曲线计算所得的斜率K1和K2、压实能量指数CEI、交通密实指数TDI1和TDI2分析各旧料在不同加热温度和掺量下对再生料压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旧料加热温度升高能提升旧沥青与新沥青的融合,可增加再生料中沥青的粘度,但并非旧料加热温度越高再生料越容易压实,在100℃、120℃和140℃三种温度条件下,120℃掺加旧料的再生料更易压实;2)旧料掺量越大,再生料越难压实,但使用过程中其抗变形能力越好;3)AC-20普通沥青再生混合料更易压实,但抗变形能力明显不如AC-13改性沥青再生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2.
阐述了地铁车厢空气消毒净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地铁车辆专用空气净化器的技术原理与使用、净化效果,并对地铁车辆专用空气净化器的光等离子空气净化方法与传统净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经深圳地铁3号线车辆应用及杀菌消毒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该净化器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调度集中系统中双机热备的实现方案.给出了故障定义原则,详细讨论了双机之间的基本倒机原则及倒机优先级,并进一步给出了双机热备机制的工作原理流程图,列出了双机热备机制中的状态转移.本文提出的双机热备实现方案已在FZj-CTC型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案切实可用.对于高可靠的应用要求,本文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4.
对空气弹簧悬架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空气弹簧悬架组成、结构、计算方法及空气弹簧悬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5.
结合铁罗坪特大桥现场施工条件,打破常规挂篮拼装施工方法,采用空中拼装贝雷片托架平台,在平台上分段拼装前支点挂篮,作为现浇段的施工支架,然后拼装挂篮其他构件。该项技术可用于其它构件拼装施工中,供同类桥梁施工借鉴。  相似文献   
126.
海上平台中央空调系统噪声分析和降噪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君华 《中国修船》2008,21(5):45-48
文章通过惠州21—1B平台中央空调系统测试和改进实践,对该系统的噪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降噪方案。  相似文献   
127.
利用多Agent技术,研究进出港航班滑行路径的优化问题,为刚降落和即将出港的航班规划最短滑行路径,判断航班在规划的滑行路径上是否会发生对头相遇.由于多Agent技术更能体现人类的社会智能,更适合开放的、动态的社会环境,因此引进这一技术对进出航班滑行路径进行优化.文中将每架飞机被看作是一个Agent;将跑道,滑行道,停机位等看作是资源Agent;在多Agent环境下,优化出最佳的滑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对国内外资料分析,指出了新拌混凝土气泡参数分析法评估混凝土抗冻性技术是快速无损预控混凝土抗冻性的发展方向,对抗冻混凝土施工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9.
白车身气密性是汽车行业普遍关注的技术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某MPV车型的白车身气密性,通过优化搭接结构和涂胶工艺,并利用气密性设备样车进行试验、实现了白车身的气密性提升。  相似文献   
130.
长寿柔性路面设计通常采用沥青层底极限拉应变和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作为控制指标。现阶段极限应变指标参照室内试验结果确定,且数值相对固定。而现场路面结构层应变响应值受结构厚度、荷载、环境作用(温度及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服役过程中不断演化。以2条服役超过35年的柔性路面结构(屯门公路与吐露港公路)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服役阶段路面结构层在不同荷载、环境作用下的极限应变响应,探讨了柔性路面极限应变的大概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服役状态下,屯门公路高温状态下沥青层底的极限拉应变为376×10-6,土基顶部极限压应变为562×10-6;低温状态下上述极限应变分别降为87×10-6,249×10-6;吐露港公路高温状态下沥青层底、土基顶部极限应变分别为149×10-6,324×10-6,低温状态下上述应变分别降为50×10-6,156×10-6。在经过长期服役后,老化状态下2类路面沥青层底拉应变及土基顶部压应变均大幅降低。屯门公路在使用36年后,某些路段出现零星的疲劳破坏,而吐露港公路则没有发现疲劳破坏。极限应变计算结果表明,路面关键位置的应变受荷载、沥青层厚度、温度和沥青层老化状态等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长寿柔性基层路面设计中,荷载、沥青层厚度、温度及沥青层老化状态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