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509篇
综合类   511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251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该文阐述了在中新天津生态城市政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中,所采用的生态、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对其他市政工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在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过程中,交通疏解不但对城市道路改造施工进度与施工组织步骤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关系到整座城市交通运行系统的调整与适配,更直接影响着广大市民出行的便利性。该文以广州市海珠北路-珠中路-珠南路改造工程为例,探讨老城区道路改造工程中交通疏解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某老城区管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重点介绍了管网改造设计的原则和老城区排水体制改造的基本方法,探讨了排水管道设计的要点,并针对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4.
城市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多种出行方式的整合,缩减了乘客的换乘时间;但庞大的枢纽建筑,增加了乘客寻找"目的地"的难度。通过对静态标识相关的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分析,提出静态标识的布设目标,梳理布设流程,制定布设的总体原则和各类静态标识布设原则。研究的结果将为相关的标准研究和设计工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05.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城市中交通拥堵的多发地带,而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更是给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文中结合镇江市城际枢纽站商业中心区的实例,对城市交通枢纽及商业混合区域的交通问题剖析,并对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区的交通改善策略进行了相应研究。通过采用公交优先、布置交通设施、构建先进的停车系统、合理组织交通流等措施,为该类地区的交通改善和治理提出对策,使得交通枢纽型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更加合理有序,尽可能地减少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6.
王韬  王华峦 《港工技术》2012,49(4):45-47
在正交贴体坐标系下建立长河段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详细阐述模型的主要方程、给定的边界条件、动边界的处理技术和数值计算方法等.根据广西右江那吉—鱼梁河段的实测资料,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探讨关于长河段航道治理的相关问题,并采用Matlable可视化技术对河道地形进行演示.  相似文献   
107.
轨道交通建设对北京市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北京市轨道交通和商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析轨道交通建设对北京商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机理和演化过程,说明轨道交通的建设会带来新商业区的兴起、传统商业区或中心商务区的功能强化、枢纽站点附近的商业区地位提升、轨道交通辐射范围外的区域商业功能弱化等变化。提出轨道交通引导商业空间布局有序发展的策略体系,为北京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商业空间布局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8.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已相对成熟,指导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城市在空间、人口、经济、交通出行特征等方面与超大、特大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对大城市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通过分析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提出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需求。基于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技术流程,结合大城市的需求,从前提研究、方案研究、实施规划三个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中服务范围分析、线网规模确定、近期建设方案制定等技术内容提出优化建议,以适应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需求。  相似文献   
109.
完整街道扫描仪以"连通"为目的构建,以移动载具的形式在未来城市的路网中部署、载人运行,借助其上搭载的传感器、车联网功能扩展出对交通流、街道环境、行人进行扫描、记录、分析、影响的能力,成为一种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的人居环境感知系统。当完整街道扫描仪成规模部署后,其作用将不仅限制于交通领域,还将深入参与进共享经济、数据安全、城市发展规划,有潜力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聚焦从单车智能到人居环境智能的城市管理智能化维度需求演变,从未来交通管理、未来城市管理与数字经济产业支撑三个方向对完整街道扫描仪满足未来智慧城市的需求进行阐述。同时,也总结出了完整街道扫描仪的原型系统概念模型,以及已搭建进行的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10.
为缓解大型客运枢纽因诱导服务不到位而产生的人流拥堵问题,采用室内WiFi 定位技术和Mysql获取行人交通流分布热力图,通过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识别人流聚集区的具体位置。通过定义迷路人群的交通特征参数,提出“人群迷路区”概念;应用视频识别追踪技术,分析行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差,于人流密集区运用视频识别技术寻找“人群迷路区”。最后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利用调研数据识别北京南站的“人群迷路区”。基于人群速度与加速度方差,“人群迷路区”被分为四类:单纯人流聚集区、因标识不足而产生的人群迷路区、因标识过于复杂而产生的人群迷路区、因商业设施或障碍物遮挡而产生的人群迷路区。同时提出加大商业活动监管力度、简化部分引导标识、增加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区域标识等优化方法,可使人群行进效率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