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117篇
公路运输   509篇
综合类   511篇
水路运输   83篇
铁路运输   251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城市道路安全审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城市道路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道路的特点,探讨了城市道路实行安全审计的细则及城市道路安全审计的重要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减少交通事故应对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和消减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2.
1.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2.Bureau of Lanzhou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Lanzhou 730030,China  相似文献   
143.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绕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枢纽作用为目标,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了绕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配套服务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提出了发挥绕城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枢纽作用的关键是必须把交通、运输与配套服务三者结合起来,同步协调发展的重要观点,并初步提出了影响绕城高速公路潜能充分发挥若干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4.
本文概述了城市轨道车辆的运行特点;节能的最佳运行方式;功率电子技术在驱动装置上的应用;城市轨道车辆自动控制的分类及主要任务;微型计算机在城市轨道车辆自动控制方面的应用;典型自动控制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5.
文章在简要分析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指出近年来国外发达城市的大型客运交通枢纽的发展普遍具有大型化、综合化和立体化的趋势和特征;并对这种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这是运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交通资源日趋紧张的约束下,保证乘客出行更方便的同时,又能实现大型客运交通枢纽网络经济的必然要求;最后指出交通规划在大型客运交通枢纽的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6.
对遥感技术在哈尔滨市数字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其应用主要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信息分析、城市变化监测、城市规划实施情况检查三方面,对应用的内容、方案及效果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分析表明,遥感技术能为城市规划提供许多基础数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本文从城市的区域交通节点考虑,把城市分为中心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一般城市.以中心城市土地利用特性和现状人口为基础,采用曲线估计的方法建立了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利用辽宁省锦州市、盘锦市和辽阳市的交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反映规划年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变化所带来的各种交通需求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8.
为统筹各种公交方式,充分发挥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输潜能,文章结合苏州高新区规划实际,对公交枢纽的合理分类、用地规模及布局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枢纽承担的交通功能和其规模大小的分类;在总结国内公交枢纽用地规模的基础上,提出与枢纽分类对应的布局原则。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建设背景、建设理由的分析 ,以及路线所经路段的具体情况 ,通过实地抽查 ,讨论研究确定路线方案  相似文献   
150.
概述了城市公交车透明玻璃车顶的设计过程。在充分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分析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实用性等之后,对EQ6110公交车顶部框架为基础进行重新结构布局,并运用CATIA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通过布置于顶部的玻璃来达到设计意图,即有效增加公交车内采光度、可视角度和面积,从而改善公交车的乘坐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