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依达拉奉对小鼠视网膜急性光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小鼠视网膜急性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成年BALB/c雄性小鼠(左右眼共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24)、光损伤模型组(n=12)、损伤前给药组(n=6)、损伤前生理盐水组(n=6)、损伤后给药组(n=6)及损伤后生理盐水组(n=6);采用(12 000±450)lux白光照射BALB/c小鼠6 h建立急性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给药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2μL(11.5×10-6mol/L)依达拉奉,使用视网膜电图检测光损伤后视网膜功能学变化,TUNEL染色观察暗修复24 h后视网膜细胞凋亡的数目,综合评价依达拉奉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结果视网膜电图中损伤前给药组各波波幅相对于光损伤模型组、损伤前生理盐水组和损伤后给药组下降幅度明显减低(P<0.05);TUNEL染色中损伤前给药组外核层细胞凋亡的数目相对于光损伤模型组、损伤前生理盐水组和损伤后给药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2μL(11.5×10-6mol/L)依达拉奉玻璃体腔注射可抑制光诱导的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自由基清除有关。  相似文献   
12.
Neuronalnitrcoxidesynthase(NOS)'isknowntoproducenitricoxide(NO)fromL--arginineinthepresenceofreducednicodineamideadeninedinucleotidphosphate(NADPH),calmodulin,andcalciumironstl].RecentpharmacologicalandphysiologicalstudieshaveproposedthatNOplayaroleasaneuronalmessengerofnonadrenergic,non-cholinergic(NANC)relaxationinthegastrointestinaltractinvariousmammalst2.3i.AlthoughneuronalNOShasbeenshowntobeidenticaltoneuronalNADPHdiaphoraseinthebrainoftherate.,.andmostofstudieshavereportedthatt…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电泳银染技术分析130名汉族群体DNAD17S30遗传多态性,发现了13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0078~0.3538,有42种基因型,其观察值和期望值经X2检验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3个家系的9名成员D17S30遗传学分析,符合孟德尔遗传学规律。表明DNAD17S30在国人汉族群体具有高度多态性,在医学基因诊断、遗传学研究和法科学个人识别、亲权鉴定等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免疫金银染色法和图像定量分析,观察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大鼠脑干中缝核群酪氨酸羟化酶祥(THL)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表明:THL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缝背核、中央上核和嘴侧线形核內;THL神经无从中年即开始丧失,到老年,其数量几乎减少1/3;图像分析表明,THL神经元的截面积随增龄而增大,但形态观察发现,老年组的阳性神经元的胞体萎缩,边缘皱折而呈不规则状,突起缩短、锐化或扭曲;THL神经元的灰度值随增龄而升高,说明儿茶酚胺的含量和转换率在衰老进程中是逐渐降低的。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部位和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Hpylori)感染与胃癌的部位和不同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内镜所见和Bor rmann分型对 10 9例胃癌的部位和类型进行诊断。用ABpH2 .5 PAS及HE染色区别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用AgNOR嗜银染色法检查胃癌及癌旁黏膜胃镜活检标本Hpylori感染状况。 结果 胃癌组织内无Hpylori存在。非贲门癌癌旁黏膜Hpylori感染率 (6 6 .2 % )高于贲门癌 (4 3.8% ) (P <0 .0 5 )。H pylori在Ⅱ型和Ⅲ型胃癌旁黏膜阳性率(6 2 .5 % )与Ⅰ型 (5 3.8% )和Ⅳ型 (5 9.3% )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肠型和弥漫型胃癌旁粘膜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6 5 .4 %和 5 4 .4 % (P >0 .0 5 )。慢性活动和非活动性胃炎 ,H pylori阳性和阴性胃炎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 Hpylori感染与非贲门癌关系密切 ,与癌溃疡无关。慢性胃炎尤其是H pylori阳性胃炎是发生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的基础病变 ,Hpylori是重要的始动因子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免疫金银染色法及图像定量分析,观察了幼年(2个月)、中年(10个月)和老年(24个月)(各12只)wistar雄性大鼠海马结构内生长抑素(SOM)样神经元的衰老变化,结果发现,SOM样神经元的数量随增龄而减少,且各年龄组间存在高度显著差异(P<0.01)。中年组SOM样神经元胞体面积显著增大(P<0.01)。老年时的胞体有轻度萎缩现象,且边缘不规整,突起仲长增粗,但边缘粗糙,有断裂现象。SOM样神经元的灰度值随增龄而升高,提示神经元的SOM含量和活性在衰老进程中是降低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H.pylori感染、高胃泌素血症与结直肠癌形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H.pylori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结直肠癌患者(51例)及对照组(43例)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用ELISA法检测H.pylori IgG抗体,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H.pylori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肿瘤组患者H.pylori感染阳性率、血清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远端结肠与直肠患者H.pylori阳性率显著高于近端结肠患者(P<0.05),同时高胃泌素血症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近端结肠患者(77.8%vs.37.5%,80.0%vs.37.5%,P<0.05);并且随着肿瘤分期升高,二者比例均同步升高。此外,在结直肠癌组中,8例(15.7%)患者观察到H.pylori阳性表达,表现为模糊的颗粒状或粗杆状黏膜染色图形;而在对照组的结直肠组织中H.pylori未见表达。结论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可以证明H.pylori存在于结直肠癌组织中,尤其是血清H.pylori阳性并高胃泌素血症的患者;H.pylori感染可能诱导高胃泌素血症并与结直肠癌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寻找诊断肝癌和检测治疗的特异性标志物。方法收集了50例肝癌患者血清,在去除血清中6种高丰度蛋白后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及银染,将凝胶扫描图像与正常人血清比较分析,然后经质谱鉴定20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结果共鉴定了11种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7种蛋白质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上调,其余4种蛋白质表达水平下调。有7个点被同时鉴定为α1-抗胰蛋白酶,均在肝癌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提示α1-抗胰蛋白酶在肝癌中降解加快。Western blotting检测进一步证实多数肝癌血清中的α1-抗胰蛋白酶小片段增多。结论血清是诊断肝癌和检测治疗非常重要的临床标本,本实验中鉴定的蛋白质虽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标志物,但对分析肝癌血清蛋白谱的改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和层黏连蛋白(LN)在葡萄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74例葡萄胎中E-cad和L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葡萄胎中E-cad的正常表达率为53.3%,LN的强表达率为80%。E-cad与葡萄胎的妊娠时间及病理分型无关;LN与葡萄胎的孕周有关,但与病理类型无关。结论E-cad及LN的异常表达与葡萄胎的发生有关,结合E-cad与LN有助于提高葡萄胎的诊断率,对E-cad与LN表达的监测有助于预测葡萄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