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23篇
公路运输   91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4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文章针对西安地铁二号线永宁门一南稍门区间隧道的工程概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重点介绍了隧道基坑降水的设计方案和设计参数,以及根据区间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水文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的降水井配置和施工方案,并对其采取的动态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调整拱底标高、调节降水井深度可有效控制地下水;采用合适的机械、降水井结构及排水设施可减小对环境、地面交通的影响;进行动态管理,可有效控制降、排水效率.  相似文献   
102.
翟可 《隧道建设》2013,33(5):388-392
针对富水铁路隧道内道床翻浆冒泥病害,以现行铁路隧道通用图为基础,结合富水隧道地下水水量大且具承压性的特点,对通用图中洞内防排水设施功能分析后提出改进方向,形成以降水压、消隐患、排渗水的富水隧道洞内防排水设计方案总体思路;并提出了富水隧道洞内增设降水井,调整双线隧道侧沟位置并加深,优化中心水沟井壁设计,道床板下增设渗水盲管等具体防排水改进措施。针对隧底存在虚碴层问题,提出采用水平光面爆破开挖,增加人工清底工序,按隐蔽工程验收及无损探测检查等具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该设计施工预防措施经工程验证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3.
针对近几年来不少平原区高速公路项目中出现的"水淹地"、"水冲地"等排水不畅的问题,分析了平原区排水不畅的原因,指出了蒸发池、开挖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的弊端,并提出采用渗井技术来解决高速公路排水不畅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4.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复杂条件下的综合降水方案的选定及实施过程,使用内径为Φ300mm的高强UPVC井管,外包两层60~80目的尼龙网以及UPVC管加工而成,使用空隙率不小于25%的滤管,采用沉淀管和滤料等降水措施。遇到土方开挖和围护结构性渗漏情况时,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围护结构,同时,对渗漏点采用双液注浆进行加固的应对措施,取得的一些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5.
该文首先阐述了地下土壤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原理,然后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总结出该系统是适用于零星分散污水处理的较好方法,在广大农村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深井降水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沉井附近区域的地下水位,使沉井在施工中锅底无水,达到干施工的效果。该文以上海临港新城重装备产业区一期市政配套工程Y2雨水泵站工程项目为背景,结合项目中为配合"排水下沉法"施工的沉井所采用的深井降水施工,对深井降水施工工艺进行讨论,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07.
文中通过对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试验段软基处理的分析,对袋装砂井和换填土处理软土的方法进行了较为完善的对比分析,并对袋装砂井的施工与监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8.
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 ,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得当 ,将会对工程造价、工期带来很大的影响。轻型井点降水是处理浅层富含水粘性土地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以市政道路试验段为例 ,对轻型井点降水方法的原理及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软土地基的复杂性、试验技术的准确度以及固结理论在设计计算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各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也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因此对软基的处理需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袋装砂井加土工布和水泥粉喷桩两种处理方法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0.
陈小羊  徐桃  张浩  张峰  郭茶发 《隧道建设》2020,40(3):411-416
在暗挖法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开挖面的稳定,开挖之前需要进行降水。常规的管井降水技术中,过滤层是开挖之后再采用透水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回填,对于地质条件为强风化花岗岩,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在总结常规管井降水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常规管井降水技术进行改进,将管井周围土体直接作为透水性材料,通过高压风自动形成反滤层,形成新的降水技术,新技术减少了过滤层包裹和反滤层回填2 道工序。将该降水技术应用于厦门地铁4 号线暗挖隧道施工中,通过测算,单孔可节约过滤料 2. 92 m3,节约施工时间10 h 左右,同时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环保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