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9篇
  免费   115篇
公路运输   410篇
综合类   1062篇
水路运输   586篇
铁路运输   588篇
综合运输   1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基于已有的信息编码方法,结合生产制造业和产品的编码经验,提出基于对象的信息编码方法。该方法将铁路公用基础信息作为对象,采用基于对象的方法,分析对象的属性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形成铁路公用基础信息分类体系。根据分类体系构造类别码。分析对象的基本属性。根据选取的属性构造类别码和辅助码。采用专家知识库和优化算法优化选取适于编码的属性,利用对象的继承性,形成编码模型。根据编码模型和编码规则,将类别码、属性码和辅助码组合在一起形成信息编码。采用该方法对铁路车站信息进行编码,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从利用高职院校专业资源优势出发,对现代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模式的改革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思路,对培养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地铁步入网络化运营阶段后,客流量剧增,通达性增强,服务范围和运营信息量增大,对客运服务信息发布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分析客运服务信息发布的现状及网络化运营后面临的风险和难点,提出优化应急信息发布渠道和范围、采用智能化手段提升信息发布水平、加强乘客多路径出行引导、新增快慢车宣传指引等提升措施,以满足乘客的知情权及出行需求,提高网络化运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4.
随着内蒙古全公路网的逐年完善,相对应需要养护的桥梁也在按照一定的数量增加,使桥梁管养部门的工作日趋繁重,桥梁养护所需资金不断增加。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运用于桥梁管理工以此实现减轻相关部门工作量和达到节约养护资金的目的,项目组开发了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即BMS(Bridge Management System)。本项目研发的桥梁养护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记录高路公司所辖路段桥梁基本信息的信息库,通过桥梁信息系统的WEB端配套的手机APP端实现桥梁的巡查,将巡查信息上传到信息系统,在桥梁信息库的基础上实现桥梁自动预警,桥梁信息系统可以根据桥梁检测情况对桥梁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并根据桥梁技术状况信息系统给出合理的养护方案。桥梁养护管理系统建设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如全球唯一标识、面向对象的编程、双缓冲、数据更新等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这些技术已经成熟,采用这些技术可以确保建立的桥梁养护系统更加的先进和适用。  相似文献   
95.
The authors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 single, integrated digital representation of a multimodal and transcontinental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The network was constructed to support the simulation of some five million origin to destination freight shipments reported as part of the 1997 United States Commodity Flow Surve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outing of the tens of thousands of intermodal freight movements reported in this survey. Routings involve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truck, rail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technology was invaluable in the cost-effectiv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is network and in the subsequent validation of mode sequences and route selections. However,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routing of intermodal freight shipments was found to be most efficiently accomplished outside the GIS.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intermodal routes required procedures for linking freight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to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rocedures for modeling intermodal terminal transfers and inter-carrier interlining practices, and a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modal impedance functions to reflect the relative costs of alternative, survey reported mode sequences.  相似文献   
96.
分析了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现状,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战略目标、核心业务、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等情况,给出了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信息技术支撑方案,并阐述了这一方案在同类型制造业中小型企业中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97.
针对未来海战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活塞调节升降式信息战水下平台.该平台利用螺旋传动原理,通过电机螺杆机构的驱动,使平台内部若干个活塞沿简体向平台外围有序地伸缩运动,引起平台某一部位的体积随其改变,导致系统浮力发生变化,据此实现平台在水中自主升降、自行定深漂浮、搭载不同类型的信息战功能模块、各种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卫星通讯装备等功能.文章对该平台在未来海战中的具体应用给予了详细叙述,对其组成及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升降漂浮控制原理、工作过程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其未来发展概述;重点阐述了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几个典型计划和系统,包括全球信息栅格(GIG)、网络中心战(NCW)、建立C4KISR系统和部署联合指挥控制系统(JC2);对于美军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措施,概括为强调联合作战、从传感器到射手的综合一体化、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空间优势和重视软件开发、采用商用流行技术;最后对我国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99.
汽车智能网联系统是当前智能化汽车发展的核心方向,对于汽车性能提升以及汽车使用安全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汽车智能网联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中简要阐述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及技术,并提出了汽车智能网联系统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的信息安全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0.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ology is presented for real-time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cidents on surface streets. The proposed automatic incident detection approach is capable of detecting incidents promptly as well as characterizing incidents in terms of time-varying lane-changing fractions and queue lengths in blocked lanes, lanes blocked due to incidents, and incident duratio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proposed incident detection approach consists of three sequential procedures: (1) Symptom Ident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of incident symptoms, (2)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al-time prediction of incident-related lan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3) Pattern Recognition for incident recognition. Lane traffic counts and occupancy are the only two major types of input data, which can be readily collected from point detectors. The primary techniques utilized in this paper include: (1) a discrete-time, nonlinear, stochastic system with boundary constraints to predict real-time lane-changing fractions and queue lengths and (2) a pattern-recognition-based algorithm employing modified sequential probability ratio tests (MSPRT) to detect incidents. Off-line tests based on simulated as well as video-based real data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 test results have indicated the feasibility of achieving real-time incident detection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