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9篇
  免费   80篇
公路运输   327篇
综合类   1419篇
水路运输   408篇
铁路运输   378篇
综合运输   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178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随着航海英语教学日益受到重视,各航海院校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各自的航海英语教学工作,本文拟从职业教育、航海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各航海院校在航海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92.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及其共用信息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绍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个主要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和发展方向,以及共用信息平台的建立,它承载ITS的规划、管理控制和业务发展等功能,科学合理地指导ITS及其子系统的建设,最终形成交通信息化、智能化,有效地改造和提升交通运输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293.
提出将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决策中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技术结合,建立混合熵权模糊综合评价决策模型,用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服务水平的评价。此模型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实际,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4.
双语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在专业学科课程的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利用英文教材和中英文语言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技能与技术的手段或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有许多种,综合教学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同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必要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规教学手段应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整合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95.
语言教学者的纠错策略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二语言教学中也出现了基于不同错误类型的纠错方法。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依据,探讨了轮机英语教学中常见错误的应对策略,包括对错误应持的态度,纠正错误的原则、策略和技巧,以及实施补救性教学的方法,并建议轮机英语教师遵循IMO的Model Course倡导的交际法原则,在轮机英语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有益的纠错和补救性教学,改进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96.
提高"英语实用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为提高英语实用能力,英语教学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建立以职业场景应用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297.
文章建立了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社会效益的层次-区间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区间值的概念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中,充分利用原始数据的有效信息,避免了传统方法在数据处理上的缺陷。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98.
��̸ITS�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提出了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不单单是智能交通系统,而是一体化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的统一的新观点,并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即从所属范畴分析ITS的地位,从交通问题的成因来分析ITS的作用范围,以交通控制与交通诱导为例说明交通系统必须一体化.然后,从三个角度讨论了ITS信息化问题,即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关系,信息的数量与质量问题,IT的发展也需要智能化.接着,列举了7个方面的例子说明存在着忽视交通系统的复杂性的现象.最后,分析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研究交通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99.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城市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商业区的无缝换乘和空间一体化设计要求很高。基于对乌鲁木齐行人行为特征的调查分析,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4号线的换乘站及乌鲁木齐高铁站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高铁进出站层的衔接,对地面、站厅、站台层的空间布局和渠化、换乘模式、商业区布局、应急疏散等功能环节进行了针对性的仿真优化,并提出了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功能布局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00.
对南昌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进行模型仿真,从时域和频域的角度分析南昌地铁4号线对该站的振动影响。研究南昌地铁4号线在不同行驶速度、不同隧道埋深下的振动传播规律及频率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铁列车荷载作用下,南昌西站的振动幅值随着振源距离增大而减小,在地面距离轨道中心线24~36 m、60~72 m的区域出现振动放大区。车站不同结构层的振动频率分布特性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0~60 Hz范围内。车站结构横向环境振动水平比竖向环境振动小,竖向振动响应与横向、纵向的振动响应频域分布较为一致。车站结构关键点出现最大振级的频率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大逐渐向低频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