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54篇
综合类   69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6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简单介绍了120 km/h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车的基本性能,对该车的新型粘着控制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推导演示,给出其粘着控制的实测数据波形.结果表明该粘着控制算法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机车牵引性能,减少机车空转/滑行现象.  相似文献   
182.
探讨了前后车轮制动器力矩分配对轮式机械制动性能的影响,就如何确定合理的前后轮制动器的分配比值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出了合理的前后轮制动力距.  相似文献   
183.
介绍了交流传动机车与交直传动机车粘着控制技术的不同特点,阐述了粘着控制原理,分析了国产交流传动机车正线粘着试验的测试数据,并与交直传动机车进行对比,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4.
水泥混凝土路面切割缝的粘接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个薄弱环节,由于施工不规范,常造成填缝料脱粘,以致造成路面质量下降,路面使用寿命降低。探讨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切割缝的界面状态对填缝料性能的影响,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切割缝的粘结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5.
分析了汽车制动过程前、后轮受力状况,建立了汽车制动距离与路面附着系数的数学模型。在冰雪路面和使用融雪剂路面上进行了制动试验,应用MATLAB软件仿真计算了汽车在不同制动初速度下的制动距离。试验结果表明:在冰雪路面上,当汽车制动初速度分别为10.8、24.4、31.4km.h-1时,制动距离分别为2.959、18.378、26.264m;在使用融雪剂路面上,当汽车制动初速度分别为11.0、22.9、31.0km.h-1时,制动距离分别为2.430、13.766、18.860m。使用融雪剂后,附着系数明显提高,测试制动距离减小了25%~28%,仿真计算制动距离减小了约30%,两者接近,因此,计算模型可靠。  相似文献   
186.
本文研究了冷补沥青与基质沥青的基本性能和粘度的变化,进而得出冷补沥青的粘温曲线,指出冷补沥青的最佳拌合温度;基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力、液体表面张力理论以及沥青与集料接触角理论,通过接触角分析仪和表面张力仪试验测定冷补沥青与集料接触角、冷补沥青表面张力等数据,应用冷补沥青与集料的粘附功来定量地评价两者间的粘附性程度;为有效控制柴油型全天候冷补沥青的质量,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分析,制定出冷补沥青性能特性指标.  相似文献   
187.
Improving tractive effort is a very complex task in locomotive design. It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not only mechanical systems but also power systems, traction machines and traction algorithms. At the initial design stage, traction algorithms can be verified by means of a simulation approach. A simple single wheelset simulation approach is not sufficient because all locomotive dynamics are not ful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Given that many traction control strategies exist, the best solution is to use more advanced approaches for such studi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odelling of a locomotive with a bogie traction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a co-simulation approach in order to deliver more accurate results. The simplified and advanced modelling approaches of a locomotive electric power system are compar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answer a fundamental question. What level of modelling complexity is necessary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ynamic behaviours of a heavy-haul locomotive running under tra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provide some recommendations on simulation processes and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advanced and simplified modelling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88.
Railway vehicles adopt mechatronic devices to maximize the traction/braking effort. These systems often use complex algorithms that require lo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tests on track. The possibility to perform the same tests on a roller-rig gives the opportunity to simplify the validation activity, under safe conditions, and to reduce the costs. The main challenge is to be able to reproduce the same adhesion conditions on a roller-rig with respect to the track, especially in degraded conditions. First, the paper shows experiments performed to reproduce degraded adhesion on a conventional roller-rig for a single wheelset. Then, an innovative roller-rig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reproduce the effect of the passage of several wheelsets on the track.  相似文献   
189.
船体表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海洋污损生物的在船体表面的附着过程,分析了海水温度、盐度、水体流速、海水透明度以及附着基材料性质对污损生物附着情况的影响状况,基于实船调查,探讨了船舶水线区、船艏、船舯、船艉、船底、螺旋桨、舵等7大浸水部位污损情况的差异,获得船体表面海洋污损生物附着的初步规律,认为船体表面污损生物的附着种类和数量与船舶的类型、航线、营运性质等都有关系,船底是船舶污损最为严重的部位,船艏的附着量比船舯和船艉要小,螺旋桨和舵的污损不是很严重,附着的主要是粘附力极强的底栖生物,藻类是水带线附近的优势附着种。此结论可为研制高效、环保的防污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0.
基于山区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匝道区域线形指标偏低、气候变化频繁的特点,在限速管理上,提出“匝道动态限速,主线联动限速”的可变限速策略。匝道的限速值是依据车辆横向稳定性和停车视距两个约束条件,并考虑路面附着系数和道路能见度的动态变化特性进行确定。主线受出口匝道影响路段的限速值是依附匝道圆曲线路段限速值和实际减速车道长度进行确定。在参数取值的探讨中,区分了纵向附着系数和横向附着系数的不同影响。研究成果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管理尤其是限速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