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34篇
水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As the interface point between road and rail, intermodal freight terminals (IFTs) are critical elements in the total freight distribution chain.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twin objectives of reducing freight transport costs and improving customer service by putting forward a number of indicator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performance of IFTs. Each of the three major performance areas, namely customer servi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terminal productivity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 methodology is put forward which enables operating strategies to be evaluated. Computer simulation is used in order to arrive at strategies which reduce operating and capital costs and satisfy customer service requirements. The simulation model outputs include performance measures related to customer service such as mean waiting times required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as well as productivity measures of terminal operations such as lifting equipment utilisation.  相似文献   
22.
基于Nested-Logit模型的国际集装箱运输链选择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陆腹地至沿海港口间的国际集装箱公路、铁路运输链为研究对象,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港口航线密度、通关便利度、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可靠性作为托运人运输链效用函数的变量,建立Nested-Logit模型。运用义乌市国际集装箱托运人的RP/SP调查数据,标定模型参数,分析托运人的运输链选择偏好,估算各条运输链选择概率的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可靠性的弹性及其边际替代率,并据此提出发展海铁联运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开通义乌与港口之间的集装箱五定班列并辅以优惠的价格政策,可大幅提升铁路在国际集装箱运输链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3.
优化多式联运问题的一种广义最短路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式联运问题是目前引起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但针对多式联运网络的性质及其相关算法的研究,尤其是寻求最佳运输路线方法的研究,各类相关文献仍涉及很少。本文首先回顾多式联运问题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分析了Reddy(1995)构建的总运输成本最小化条件下的多式联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求解最佳运输路线的广义最短路法,即通过构建多式联运网络多重图,将运输过程中的数据、信息和图中的节点、边关联起来,然后对运输费用和中转费用进行分析估计,并通过在联运网络图中加入虚拟的发、到站,使得该问题可用Dijkstra算法进行求解,从而获得广义费用最少的联运方案。最后,将该方法和后动态规划法同时应用于由5个城市及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多式联运算例求解,通过实际对比分析,证实该优化方法的计算复杂度不高于后动态规划法,从而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联合运输利益分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组建稳定、协调的联合运输联盟, 从博弈的角度出发, 以动态联盟理论为基础, 建立了联合运输利益分配模型, 并根据主导企业对盟友的依赖程度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模型求解方法, 得出不同的利益分配策略。普通盟友通过市场加价, 甚至市场直接购买的方式进行利益分配, 而战略盟友则根据盟员的贡献及风险分担程度确定利益分配系数。实例分析表明通过这种分配策略, 主导企业的运输经营收入在四年内增加了118.46万元, 货运准确率提高了15%。  相似文献   
25.
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阐述了长江流域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以及EDI系统的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6.
铁路和民航均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在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从国内高速铁路引入机场的现状、需遵循的原则、民航规范规定的要求、线路敷设方式、设计需开展的专题以及线路方案、站场布置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结论为: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宜采用地下线形式,区间隧道应尽量避免穿越机场跑道,车站布置应根据运输组织模式和车流特点选择合适的站型,并实现与航站楼间的无缝衔接,设计要充分重视民用机场的相关规范、规定,重视高速铁路引入机场后,对机场电磁环境、微振动环境等的影响,保证机场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7.
为了求解联合运输网络的最优运输方式组合问题,采用遗传算法并使用整数编码方式对城市节点进行编码,摒弃了传统的二进制编码方式,有效地缩减了编码长度并简化了编解码工作;城市节点链的运输方式组合与节点间运输方式转换使用动态规划方法来确定;至于联合运输网络数据,在建立多重图数据结构基础上,采用结构体数组与链式存储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来存储。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行,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和可预期的迭代次数内找到最优解。  相似文献   
28.
公铁联运背景下,无水港依托公转铁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对内河港造成严重冲击,两者无序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为促进内陆港口之间的协调有序发展,考虑托运人对多式联运路径的选择偏好,构建基于Logit的内河港与无水港竞争合作博弈模型。在该决策模型中,港口基于利润最大化确定其相应的定价及联盟决策,而托运人则基于自身效用最优选择运输服务路径,在此基础上,设定不同情景,进一步研究内河港开通铁路专用线、内河港与无水港之间合作模式对港口竞合决策及托运人需求水平的影响。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Bertrand价格博弈模型,获得其相应的价格反应函数,并通过多次迭代得到博弈的均衡解。以岳阳港、长沙新港、阳逻港作为多式联运的中转节点,上海港作为国内多式联运的终点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港口利润最大的目标下,内河港与无水港合作优于竞争,但各自利润最高时的情景不完全相同。内河港无论是开通铁路专用线还是通过合作利用无水港的铁路线,其利润均能增加。内河港与无水港的路径互通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港口联盟总体收益,也有利于提升托运人剩余价值。研究结果为不同情景下内河港与无水港的竞争与合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9.
基于腹地集装箱生成量分配的海铁联运运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戎  闫攀宇 《铁道学报》2007,29(2):14-19
通过分析海铁联运运量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集装箱货值的改进生成系数法来预测海运进出口集装箱内地生成量;采用多项Logit模型建立运输链选择模型,分析运输费用、运输时间和服务质量对运输链市场份额的影响,并预测腹地至港口各条运输链未来年份的市场份额;引入空重箱比例将重箱数量换算为运量。本文以陕西省为例,预测2010年陕西至上海海铁联运运量。分析表明,运输链市场份额对运输费用最为敏感,其次是服务质量和运输时间。  相似文献   
30.
Retail traffic is one of the main drivers for the growth of intermodal transport services in the UK.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key factors underpinning this modal shift in order to learn lessons for other market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s. Since successful retail intermodal logistics involves many actor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major UK retailers, third-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3PLs) and rail operators, supplemented by document analysis. The qualitative data are analysed via a conceptual framework derived from the literature. Despite past successes and the presence of drivers for future growth, the paper identifies many operational issues without current solutions and the presence of ongoing public subsidy. The major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3PLs, aggregation and multi-user platforms must be recognised by transport planners in supporting the use of intermodal transport by retailers and other large shipp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